第壹個是我姐夫,去年剛從日本回來。是壹群沒有趕上好時代的農民工。因為這幾年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壹直在升值,他們掙的錢比以前的農民工少很多。對於每個想出去多掙點錢的人來說,都不是什麽好消息。
我回來的時候,大家都湧到他家問問題。他在工廠上班,和別人合租壹個小房間,幾個人住在壹起。為了上夜班多賺點錢,請中國老板吃飯,給自己安排班次。只有這個時候我才能和自己壹起吃點好的。平時在宿舍只能吃面,因為其他東西都貴。小超市的蔬菜都是按根賣的,四塊錢壹根。肉和雞蛋更貴,所以他在工作的三年裏,回國時不想再見到面條。回家第壹天,奶奶給他做了壹根大骨頭,吃起來是原來的兩倍好吃。我們大家壹起吃火鍋的那天,整個人拿了壹個大碗攪拌著吃。
在工廠裏,中國人總是做最辛苦的工作,掙最少的錢。工廠離賣東西的地方很遠,騎自行車看不到人。語言不同,生活枯燥壓抑。有時候壹個班兩個圈子都玩不到壹起,更別說不同國家的人壹起玩的好。不可能的。
第二個故事是,我上大學的時候,學校有壹學期出國工作的機會。基本上妳有機會用自己的錢去國外工作。出國對我來說直到現在都是壹件不現實的事情,更何況那時候還在上大學。處理這件事的公司借了我們學校的壹個報告廳,幾十個人稀稀拉拉地坐在房間裏。大家對這個缺乏興趣,或者壹開始就看到了不靠譜的本質。
我坐在那裏直到結束。宣傳了很多發達國家的好處以及我們去那裏能得到什麽。綜上所述,出去打工三個月左右,可以賺五六萬人民幣。這個要看妳自己的努力程度和工作內容。都在肯德基之類的快餐店工作。國外的哈根達斯只要壹元,披薩很便宜等等。妳也可以用賺來的錢和假期去美國各地旅遊,或者美國東部。出國需要壹筆錢,大概三四萬。聽起來像是跨國勞務公司。壹個女生從美國回來,宣傳了很多美帝國主義的好東西。阿迪耐克便宜什麽的,還說了很多自己出去玩。聽起來很無聊,沒有預想中的樂趣。至少我什麽都沒聽到。
第三個故事講的是壹個親戚的阿姨,每天在農民休息的時候去法國或者意大利種草莓和四季豆。因為當時提到了這兩個,所以不清楚阿姨是不是種了別的東西。給我描述壹下草莓特別大,特別好吃。人們直接在餐桌上吃生食。他們為壹個巨大的莊園工作,由於不懂語言,他們的生活非常簡單。和我們國家的農活比起來,幹的活還是輕松很多的,比如砍樹枝之類的。水果下來的時候自己拿,不需要躲著誰。但是我阿姨也很真誠的說,壹個人能吃多少只是壹個胃。最近半年能留幾萬塊錢,在家差不多壹年就賺這麽多。所以在半年沒有農活的情況下出國賺壹筆還是不錯的。
很多人出去打工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多掙錢。所以能省多少省多少。比如不吃肉,不買特別貴的東西。最多就是走的時候買點有這個國家特色的東西,回親戚朋友家。
當我們壹無所有,或者接近貧困線的時候,我們特別希望能有點錢。吃得更好是最理想的,如果還能提供住所的話。10年前,廣州東莞的工廠就能達到這個要求,所以當時農民工占據了整個城市。人們奔向容易賺錢的地方,不是因為錢真的容易賺,而是因為妳放棄了更多的時間、辛苦的工作、差的食物和差的住房。經過這壹切,妳口袋裏的錢比在家的時候還多。妳會更有安全感。錢可以給妳基本的生活,然後給妳信心。
和國內的人相比,出國打工只是看起來賺的更多,辛苦程度更低,但出國還是要交壹筆錢,還要忍受巨大的孤獨和陌生城市的困擾。
看看這個中專畢業的提問者,如果真的沒有什麽大的愛好。讀書也是不錯的選擇。我學習文學。現在大學畢業,工作兩年。如果有機會,我還是想學習。雖然社會奮鬥的起點不全是文憑,但是學生可以給妳很多社會給不了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