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場選址
奶牛場的選址應符合當地土地利用發展規劃和村莊發展規劃。距離居民區至少300米,地形幹燥平坦,坡度小於20°,排水方便,通風向陽,光照充足,附近無汙染源,場地內土壤質量符合GB15618要求,距離交通要道、廠礦企業、其他牧場、畜產品加工廠至少1000米,電力供應充足,通訊基礎設施良好。需要註意的是,水源保護區、旅遊區、自然保護區、環境汙染嚴重地區、畜禽疫病多發地區、山谷窪地等受洪水威脅的地區,不允許建設養殖場。
奶牛場規劃
規模化奶牛場應當具備消毒室、消毒池、獸醫室、成年牛舍、產房、犢牛牛舍、種牛牛舍、觀察牛舍、隔離牛舍、飼料間、青貯池、氨化池、貯糞場、糞便處理設施、裝牛平臺、車庫、辦公室、宿舍等設施。這些設施分為功能區,在整個場館內形成生活管理區和宿舍。根據全年主導風向和地形,管理區和生活區布置在上風向和地勢較高的地方,糞便處理廠和病畜舍布置在下風向和地勢最低的地方。生產區將位於中部,牛棚建築主軸為東西向,牛棚在15度範圍內朝南或朝東。
奶牛場建設
1.管理區:管理區內的建築物和設施應滿足社區管理、技術檔案管理、繁殖技術服務、獸醫技術服務、防疫技術服務、飼養技術服務、飼料加工等功能的需要。
2.生產區:生產區的建築設施應能滿足各種養牛和飼料儲存的需要。在牧草生產區設置若幹奶牛飼養單元和集中管理的產房、圍產期牛舍、犢牛牛舍、發育牛舍、繁殖牛舍、幹牛舍、青貯設施和粗飼料儲存及加工設施。
3.擠奶區:在擠奶區內設置擠奶大廳和原料奶冷卻儲存設施,有統壹的擠奶操作規範和專門的擠奶人員。
4.隔離區:隔離區內設置病牛棚和獸醫室,可滿足病牛診斷、治療和隔離的需要。
5.糞尿處理區:糞尿處理區應具備高溫堆肥和汙水處理功能。有條件的要建立固液分離系統和糞便沼氣處理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