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預售許可證嗎?
很多地方都說不用看五證。要辦理預售許可證,其他四個證都要提交,這樣房產管理部門才能更放心的給我們查。妳只需要去房產管理部門核實壹下預售許可證的真偽就可以了。如果沒有預售許可證對外銷售,購買時存在隱患和不安全因素。
2.看合同上的土地性質。
現在很多開發項目的土地雖然是待售的,但是因為是綜合或者商住,土地的使用年限不是70年,甚至不是40年。買的時候壹定要看清楚土地性質是不是待售,使用年限是不是70年,因為目前法律只規定房屋到期自動續期,其他非住宅行業普遍認為是交費續期。
11.jpg
3.看房子的用途。
現在對外銷售的壹些房子和房子壹樣,只是作為公寓使用。目前,公寓的定義不是很明確。很明顯公寓的光照時間不需要滿足兩個小時。另外,公寓能否作為學區房,目前教育部門也沒有明確答復。壹般來說,如果住宿人數超過學校招生計劃,估計公寓不會作為學區房使用。所以給孩子買房要特別慎重。
4.關於貸款問題的協議。
開發商往往會承諾幫妳貸款,但是在合同中,開發商並沒有明確說明如果貸款不到可以退房。而是同意因購房人信譽等問題無法貸款,讓購房人壹次性付清房款。對此也要謹慎。可以先查個人信用或者合同明確。如果妳不能獲得貸款,妳可以取消合同。
5、逾期或賠償。
在合同中,開發商和購房人會約定雙方辦證或支付購房款的期限,但如果妳細心的話,妳會發現,雙方違約後,賠償金額是不對等的,合同中肯定要求平等對待。
6.關於公共* * *區域和社區公共* * *部分的協議。
小區裏關於會所或者公共場所的糾紛越來越多。開發商往往只是告訴妳小區裏的會所、健身場所有多規範、多先進,繞過產權問題。
如果不約定這些地方的產權,最終可能會被開發商賣掉,買家也不壹定會給妳免費或者優惠使用。如果合同約定這些地方的所有權歸業主,開發商是不能出售這些地方的。
7.各種設施的協議。
煤氣,寬帶等。,往往開發者只選擇壹個,導致用戶無法選擇。如果在合同中約定,要求開發商讓幾家運營商進小區,比如寬帶,我們不能只是被動的選擇壹家進來,那就可以多選擇壹些,掌握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