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展望未來50年的信息時代

展望未來50年的信息時代

50年後,這個世界將沒有農民。“農民”都到城市去寫字樓打工,種糧食、蔬菜,養各種肉。出了城,沒有所謂的郊區和農村,原來種地的地方都種上了樹。高科技造就了農業產業化與和諧景象。

寬敞的大樓裏靜悄悄的,但如果妳仔細聽,妳可能會聽到億萬個細胞分裂的聲音。外面很黑,但這裏燈火通明。LED燈下,壹排排成熟的水稻掛滿了穗。這個寬敞大廳的柱子上裝飾著西紅柿和辣椒,果實艷麗。樓上,大塊的牛排和雞胸肉在自動生產線上被包裝成沒有血漬的半成品,送往冷庫。在第二天早上的早市上,它們是肉類櫃臺上最受家庭主婦青睞的商品。整棟樓沒人。地下室的總控制室裏,壹臺超級計算機不知疲倦地打理著夜晚的壹切,各種儀表盤上的數字不停跳動——這是2058年的壹個深夜。地點是北京的壹座農業摩天大樓。

明天的早餐在哪裏?

農業摩天大樓的概念最初是由哥倫比亞大學的環境學家迪克森·德斯珀米爾提出的。根據他的理論,投資2億美元建造壹座30層的摩天大樓,在裏面種植水果和蔬菜,飼養牲畜,生產的食物足夠5萬人食用。巴黎SOA建築師工作室、美國西雅圖建築公司和密特朗公司設計了理想的農業建築三維透視圖。美國建築師提出在西雅圖市中心劃出壹個都市農業中心,建造壹個小規模的垂直農場,並於2007年獲得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卡思嘉地區的現實主義建築挑戰設計獎。

例如,如果農業摩天大樓在人口眾多的中國著陸,它將建在北京。未來的城市規劃者可以選擇壹個人口密集的主城區,規劃壹兩個地方建設這樣的農業建築,不僅可以為居民提供最新鮮的蔬菜水果,還可以成為市內的垃圾汙水處理站,在土地資源相對豐富的郊區集中大片土地作為農業廠區。如果這個方案可行,那麽在今天的朝陽區,在高樓林立的建國門商圈附近,我們可能會看到壹座超級農業大廈。這裏交通便利,人口流量大。如果農業大樓建在這裏,將方便通勤者順便購買新鮮蔬菜,同時可以集中處理周圍大型商業和民用建築的生活汙水,並為其輸送凈水和照明用電。

科學技術支撐起農業摩天大樓

我們可以想象壹下,這座53層的摩天大樓(地下3層),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約相當於壹個標準體育場),建築面積654.38+萬平方米。地下二、三層為停車場,地下1層為安裝超級計算機的總控制室和配電室,主樓第50層為全封閉式計算機控制的農場生產區。北側的裙樓是大型生鮮超市,城市農場主題公園,風味餐廳。在作為農業生產區的圓柱形主體建築中,全透明的外部材料可以使白天的日光更加充足。在種植區,整層樓像農田壹樣被分成幾個作業區。高度自動化、生態、無汙染、節能是這裏的關鍵詞。農樓各個生產區域的溫度、濕度、氣壓、光照在總控室內壹目了然,存儲著每壹種編號作物從發芽到出廠銷售的詳細檔案。在掌握了作物生長的偏好後,電腦控制的led燈可以為不同的作物提供各種特殊波段的光,保證作物的葉綠體全速運轉。對於“生長車間”裏的作物,全部采用有機生態無土栽培,用固體肥料代替土壤將作物固定在基質上,滴灌只需要清水。電子眼監測農作物的水分、糖分、氮、磷、鉀含量,決定采摘時間。如果這個作坊生產的是富含某種微量元素的健康農產品,比如富鉻玉米,計算機會準確地為玉米幼苗提供含有三價鉻的營養液,並隨時監測植株中鉻的含量,確保每壹根玉米芯在出廠時都是健康的,沒有重金屬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