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思成為了“第二個董卿”,董卿壹直有著很強的主持功底和場控能力。她主持過很多央視的節目,很多重大節目基本上都給了她。董卿的專業能力毋庸置疑,尤其是她在《中國詩社》的表現,顯示了她深厚的文學功底,深受觀眾喜愛,但她背後的長陽也是不錯的,她的努力有目共睹。但是現在,我很少見到她了。了解後才知道,她為了陪伴家人,降低了工作強度。由此看來,她似乎已經明確劃分了事業和生活。這是壹個很透明的人。
而逐漸出現在大家視野中的,是另壹位主持人李思思,雖然她很年輕,但是她的專業主持功底,不輸經驗豐富的專業主持人,近年來得到了央視的重用,由於董卿工作強度的減弱,央視需要將資源轉移給其他主持人,所以同樣有著良好形象和較強專業能力的李思思成為了接手這些資源的最佳人選。
李思思的早年經歷熟悉李思思的人都知道,她從小就練習跳舞。李思思回憶:小時候為了練舞,疼得眼睛都模糊了。當我想放棄的時候,看到媽媽在抹眼淚。這種辛苦的舞蹈學習方式,我媽帶了她8年。
後來,面對專業舞蹈還是文化生活的選擇,李思思做了壹個大膽的選擇。為了避免限制她的發展,李思思放棄了北京舞蹈學院附中,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師大附中。後來考上了北京大學新聞學院。
放棄壹條看似平坦的道路,追求更高的目標,意味著付出遠超常人的努力。在北大的日子裏,李思思每天6點起床。除了學習壹天,他每周去舞蹈室練習三次。練圈練到吐為止,練到10出汗結束。學習和跳舞都不耽誤。雖然極其辛苦,但卻讓李思思的靈魂和身體壹直在路上。
李思思的央視之路當記者提到北大的往事時,李思思清楚地記得第壹次主持大型晚會的經歷。在北京大學百年講堂,有成千上萬的觀眾。“我印象特別深刻。這是壹個教育節的開幕式。輔導員說活動很重要,我壓力很大,讓輔導員上臺前就開始給我們減壓,說坐在最下面的都是蘿蔔。”說
李思思笑到這裏。“當時我突然發現,我能清楚地看到舞臺上第壹排和第二排觀眾的臉。那壹刻我更緊張了,幸好我跌跌撞撞地下來了。”
進入央視後,李思思也很受央視重視,多次主持央視各種大型綜藝節目。從早期的春節歌舞晚會,到後來的電視舞蹈大賽、救災晚會、春晚倒計時節目,這些豐富的大型舞臺經驗,讓李思思的主持經驗和風格日漸成熟。
家庭幸福比事業成功更重要。事業上發展順利的李思思,感情上也很幸福。作為公眾人物,李思思很少向外界提及自己的丈夫。我們只知道他們在大學的時候就認識了,而且都是初戀。畢業後,其中壹人去了央視工作,另壹人出國,最終回國從事金融工作。自從他們結婚以來,他們的關系壹直很穩定。
壹般女明星在事業黃金期都會選擇晚婚晚育,甚至還有很多不婚不育的。但李思思在事業巔峰時28歲突然生了壹個兒子,後來31歲又生了第二個兒子。可見家庭在李思思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