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名詞解釋:震中是什麽?

名詞解釋:震中是什麽?

震中(英文:epicentre),港澳臺地區稱為震中,是指地震發生時,震源垂直投影到地面的位置。

壹般地震的命名方法主要是根據震中所在的熟悉的街區名稱,如臺灣省921集集地震,因靠近震中而以集集命名。再比如512汶川地震,也是以震中汶川命名的。20世紀以前,確定震中的方式壹般是幾何中心法。進入20世紀以來,在地震儀等儀器和技術逐漸成熟後,誕生了單站測量和網絡測量。三種方法相比,由於地殼結構的不均勻性對地震射線傳播的影響,測網法精度最高,幾何中心法精度最低。

擴展數據:

震中測量方法

1,幾何中心法

在沒有儀器記錄的20世紀以前,地震的震中都是根據破壞範圍確定的宏觀震中,是極震區(震中附近破壞最嚴重的區域)的幾何中心。因為無法確定極地地震帶的確切範圍,所以通常會造成誤差。

2、單項測定法

由於各種地震波在不同地區、不同深度的傳播速度不同,波速或直徑快的先到達臺站,然後其他波陸續到達,導致時差。記錄的震中距、震源深度和各種波的時差可以編制成適用於各地的時距曲線和走時表。

當某地發生地震時,分析人員可以從地震圖上測出該地震事件的各種波的時差,與編制的走時表進行比較或應用公式進行計算,即可得到震中距。然後妳需要確定方位。將兩個水平方向的初始振幅轉化為地震動位移,通過三角函數可以得到方位角。當獲得方位角和震中距時,可以很容易地找到震中位置。這種方法稱為單站測定法。

3、網絡確定方法

當震中距由至少三個地震臺站計算時,可以通過三邊測量確定震中的位置[4]。這種用儀器測量震中的方法壹般稱為微震中,稱為網測[1][註5]。具體方法是在地圖上以三個站為圓心,以每個站得到的震中距為半徑,按照相應的比例畫壹個圓。然後,把每兩個圓的交點連起來,三條弦的交點就是計算的震中,再換算經緯度[2]。

百度百科-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