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廣東和浙江都很富裕。福建經濟為什麽在中遊差?

廣東和浙江都很富裕。福建經濟為什麽在中遊差?

廣東、浙江經濟發展強勁,福建經濟較弱,相對落後。我認為主要原因如下:

1,水系分布,水運能力。

經濟發展與主要河流的分布密切相關。廣東有流量僅次於長江的珠江水系,支流遍布全省,運輸能力良好。珠江口(珠三角)為廣東經濟騰飛做出了貢獻。

浙江靠近長江水系,毗鄰長江口上海,自身杭州灣是天然的大型優質深水港。今天,大規模的水運是經濟的驅動力,這無疑具有非常有利的資源環境。

福建在這方面遠遠落後。福建閩江的水流量遠低於珠江和長江,通過水路的腹地也遠不如廣東和浙江廣闊。缺乏大型優質碼頭(建設成本高)。除了廈門、漳州、泉州(也就是廈漳泉三角),基本沒有可以賣的城市。泉州的航運龍頭地位早已不在,需要投入巨資疏浚。況且國際貨運的重心早就轉移了。除廈門外,福建在建設高質量深水港和大型碼頭方面無法與廣東、浙江等沿海城市競爭。

2.經濟腹地和相互支持。

廣東的經濟腹地是廣西、江西、湖南和海南島,水陸交通日益發達。關鍵是廣東毗鄰港澳——港澳是中國與世界溝通的窗口。廣東真正與國際接軌,與世界對話。浙江自古以來就是江浙富庶之地,稅收占全國三分之壹。江浙自古以來就密不可分。強大的歷史基礎。現在它正依托壹個強大的上海,為自身發展註入強大動力。浙江是長三角和滬寧杭經濟圈的重要參與者。上海是浙江最古老的城市,也是中國最大的城市。而它的親密夥伴——江蘇,有什麽好的,總在想。

福建腹地就剩下廣東和浙江南部。充其量只有江西,越靠近江西越窮。江西是有名的窮省,根本幫不上忙。福建的工業基礎不夠紮實,沒有自己的工業體系。此外,福建與廣東、浙江缺乏經濟聯系。

3.招商引資。

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前沿。吸收外資壹直位居中國第壹。浙江在招商引資上得益於長三角的強大輻射力。福建的外資大部分是臺商投資,而經濟的單壹化和缺乏多元化的國際競爭在壹定程度上使得福建在引進外資方面遠遠落後於廣東和浙江。此外,受當前臺海關系的影響,臺商投資在某些方面還沒有完全放開。政治分歧阻礙經濟發展。

4、交通、教育、人才流通等配套設施。

長三角交通密度最高,完善度最高!近年來,珠三角也加大了對交通的投入,不斷改善軟硬件投資環境,鋪就了壹批走出省的大通道。與周邊地區的聯系進壹步加強。

珠三角、長三角高校多,人才多。廣東和浙江都有知名大學。比如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浙江大學等等。關鍵是離上海近,壹個龐大的領導——壹個強大的大學,壹只手就能抓壹把。在福建,除了廈門的廈門大學和集美大學,基本沒有在全國打響品牌的高校。省會城市遠遠落後於廈門。

在招聘全國人才上,長三角和珠三角永遠是老大!滬寧杭和珠江口是我國人才的主要集聚區。在智力支持和技術創新方面獨樹壹幟。

5.經濟圈的合作與輻射。

目前,中國已經形成了京津唐、長三角、廈金、珠三角等經濟圈。珠三角和長三角壹直是領頭羊,經濟發展之快不言而喻。下漳泉是最小的經濟圈,輻射和效益遠遠落後於其他經濟圈,後勁不足。在國際經濟浪潮沖擊的背景下,金融證券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目前,中國大陸只有兩家證券交易所,深市有壹家。另壹個在上海。和福建相比,離浙江比較遠,更多的是親情和升遷。

6.經濟特區的優越性和經濟特權早已喪失殆盡。

當初中國指定了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等經濟特區。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全國壹盤棋,特區不特區無所謂。除了深圳在特區時代贏得了發展先機,其他都不那麽理想。現在特區的數量還不如廣東的福建。全國壹盤棋,廈門沒有特區優勢,更難以實現突破性發展。

綜上所述,福建經濟落後於廣東、浙江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

我對經濟和區域定位的研究感興趣。以上是我的業余分析。希望有專業人士批評指正,補充完善,以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