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利用年假去寧夏遊玩,青銅峽的牛首山和108的塔右是其中壹站。6月16,我坐火車到了中衛青銅峽火車站。訂好酒店後,當地人告訴我沒有去牛首山的大巴,只能包車。於是我和多位司機協商。最高出價200多元,最低出價120元。因為酒店有物流業務,很多司機都把自己的名片留在了酒店,包括剛才談好的司機的聯系電話,大大增加了他們的信任感,於是決定以120元壹天的價格包車。
青銅峽火車站廣場
6月17,車來酒店接我們。司機說有個女性朋友要去牛首山燒香拜佛,問能不能壹起去。我們同意了。
司機告訴我們,20世紀中葉,牛首山的寺廟和廟宇都被戰爭和動亂摧毀了。20世紀80年代後,當地信眾集資按照原有建築風格,陸續重建寺廟。每年農歷三月舉行的廟會期間,大大小小的寺廟裏香煙繚繞,僧人雲集,香客遊客熙熙攘攘,非常熱鬧。山路堵車嚴重,經常寸步難行。平時很少有人去,除了少數寺廟有壹兩個人值班,大部分寺廟都鎖門。
車子到了牛首山,進了寺廟建築群。寺廟建築壹座接壹座,令人眼花繚亂。有的依山而建,有的依小山峰而建,有的橫跨山澗而建,有的建在山頂...在平面上散開的,層層上升的,陡峭險峻的,寺塔合壹的。我們壹壹欣賞,對中國寺廟建築的宏偉留下深刻印象。
在這些寺廟中,有些有四扇敞開的大門供任何人參觀;有些寺廟關門了,或者只有壹些寺廟開著。戒備森嚴的寺廟態度也大相徑庭。有人說要交費才能去參觀,有人說歡迎妳隨意參觀,還有壹些健談的人會給妳介紹寺廟文化和這裏的瑣碎生活。這裏的寺廟大多屬於家族寺廟。由於交通不便(據說大巴距離寺廟1小時以上),寺廟看守人員平時很少外出,但有當地司機的電話,需要外出時可以聯系班車。也可以送壹些必需品。
參觀完牛首山,乘車約1小時到達青銅峽水電站大壩。青銅峽大壩是以灌溉和發電為主,兼顧防洪和防淩的綜合性水利樞紐工程。1958於8月26日開工建設,是中國第壹座也是唯壹壹座墩式水電站。大壩總長693.75米,最大壩高42.7米。工程的建成結束了寧夏無壩引水灌溉的歷史,為寧夏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歷史性貢獻。
離電站大壩更遠處是108塔景區。108塔位於黃河青銅峽西岸壹座向東的陡峭山坡上,背山面水(黃河),又名“青銅峽塔林”。108寶塔,建在人工鏟鑿的壹排排梯田式的懸崖上,是中國規模宏大、保存完整的古代巨塔。
108佛塔為喇嘛式實心佛塔,是中國最大、排列最整齊的喇嘛佛塔之壹。壹般認為建於西夏,塔按照壹、三、五的奇數從上到下排列成十二排,形成等邊三角形格局。即第壹排1塔,第二第三排3塔,第四第五排5塔,第六排7塔,第七排9塔,第八排11塔,第九排13塔,第十排15塔。整個塔群布局合理,層次分明,氣勢雄偉。
塔基平面上有壹個八角形或亞洲形須彌山,塔身建在上面,剎頂罩著壹把裝有寶球的傘。1963年2月,第108塔被寧夏回族自治區公布為第壹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塔群加固修復,安裝金屬穹頂、塔群護欄、臺階。1988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寶塔群與塔林有著本質的不同,塔林是僧墓的集中體現。佛塔是人和信眾供養的佛,以塔為代表,即佛:“佛為塔,塔亦為佛”。壹塔代表壹佛,十塔代表十佛。佛塔合建時,幾尊佛供奉在壹處,108佛塔象征108尊佛。108這個數字有佛教的含義。佛教認為人生有108種煩惱和苦難。為了消除這些煩惱和痛苦,需要建造108座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