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早上7點,張淑梅、許曉芳和馬金輝像往常壹樣去工廠上班。在公司門口,他們被公司的管理人員、保安人員和塑料部負責人無理阻攔,並被禁止在工廠工作。在他們爭論無果的情況下,他們不得不強行進入工廠。後來公司人事部門出示了壹份處理通知書,認定張淑梅、許曉芳、馬金輝因強行進廠違反了廠規,通知保安帶其到公司辦公室處理。中午,公司負責人與張淑梅發生了爭執,並在憤怒和恥辱中做出了開除張淑梅的決定。在保安的配合下,張淑梅被迫在沒有任何補償的工資條上簽了字。並指派6名保安將他們趕出工廠。在開車過程中,保安人員與張淑梅有身體接觸,並被長時間推倒在地。這種情況正好被張淑梅的同事目擊,於是消息不脛而走,幾十名整形部員工趕到公司門口聲援,要求工廠做出合理解釋。他們被保安和警察當場阻攔,於是雙方矛盾進壹步升級,導致正面沖突。民警對手無寸鐵的員工實施推、拉、踩等暴力行為,造成劉菊明三人受傷,劉菊明顱腦損傷、股骨骨折,現於梨林鎮中心人民醫院住院治療;下午四點左右,嚴素瓊、和姚被銬回派出所接受調查。警方首先強行取出了李從華的手機存儲卡,並刪除了事發時她用手機拍攝的視頻和錄音。在調查過程中,警方對閆素瓊等人進行了恐嚇和誘供,認定三人故意聚眾鬧事。在警方的恐嚇和控制下,嚴素瓊等人在調查材料上簽字並按手印。下午七點。7日,亞倫集團公司管理部以嚴素瓊等3人聚眾鬧事為由,禁止3人進廠上班,並通知全廠,派安保人員嚴查進廠員工。
亞倫集團是上市公司,也是瀝林鎮為數不多的品牌企業,對當地經濟發展影響深遠,所以在當地政府領導眼中舉足輕重,地方保護主義也就成了必然。公司成立於90年代,大量員工工作了十幾年,為公司的發展做出了實質性的貢獻。但公司並沒有按照相關法律為員工提供合理的福利。2008年大部分員工只領了保險福利,很多員工因為沒有按照惠州最低工資標準發工資而罷工。公司個別管理人員總是極力逃避應盡的社會責任,單方面解除勞動關系,不願意按照《勞動法》的相關規定進行賠償。不履行為員工提供健康檢查的義務。
亞倫集團塑料部成立較早。最近,由於經營不善,這個部門虧損嚴重。公司管理層打算撤銷這個部門。這個消息在公司裏已經流傳很久了。最近公司管理層計劃以內部裝修為幌子,將現有員工轉移到組裝部門,並分階段實施,以防發生群體事件。實行分而治之的策略,對主張權益的員工采取高壓政策進行報復,以保證計劃的順利實施,嚴重傷害勞資關系。
工廠單方面強行改變工作內容違反了勞動法,我們對工廠做出的行為表示不理解,對警察的暴力行為不合理。作為農民工,我們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來到惠州,惠州為當地的經濟建設和繁榮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們付出了青春、汗水甚至生命。然而,我們並沒有得到相應的尊重。公司有意逃避社會責任傷害了我們,公安機關粗暴執法讓我們對未來沒有安全感。官商強強合作對我們弱勢群體意味著什麽?劉菊明和顏素瓊的遭遇會是我們明天的壹個縮影嗎?多年的努力,不僅得不到應有的認可和尊重,還要承受權力下強加的不必要的收費?在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只能忍辱負重嗎?難道只能默許這種不公平的待遇嗎?難道我們就可以坐視事態發展,導致新壹輪的群體性事件發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