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大數據應用的號角正式吹響了建築行業信息化。

大數據應用的號角正式吹響了建築行業信息化。

大數據應用號角正式吹響建築行業信息化_ _數據分析師考試

建築行業是最需要被互聯網改造的行業,因為它是最大的大數據行業之壹,但也是目前最缺乏大數據的行業。

日前,國務院發布《關於運用大數據加強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的若幹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吹響了大數據應用的號角。對於已經處於BIM和互聯網+浪潮中的建築行業來說,如何處理和利用好海量的工程相關數據,是實現信息化轉型最關鍵的因素。

行業大數據壁壘有待打破

意見提出,要進壹步完善創新體系,鼓勵相關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推進大數據協同創新,加快突破大規模數據倉庫、非關系型數據庫、數據挖掘、數據智能分析、數據可視化等大數據關鍵技術,支持企事業單位建設大數據公共服務平臺。

建築行業是我國的支柱產業,在建築的整個生命周期內都會產生海量數據。2014年,全國在建工程超過60萬個,其中房屋新開工面積為6543.8+08億平方米,每個項目都會涉及到施工方、總承包方、分包方、材料設備制造商、勞務公司、設計院、監理和政府部門等。,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數據。公開資料顯示,壹棟建築平均生命周期產生約10T數據,相當於630萬冊《紅樓夢》。

在從事多年項目管理的某國有建築企業負責人王理看來,目前建築企業還缺乏信息化的有效應用,無法通過傳統方式管理海量工程數據,從而實現精細化管理。管理的支撐是數據,項目管理的基礎是基礎工程數據的管理。及時準確地獲取相關工程數據是項目管理的核心競爭力。建築行業大數據應用和BIM普及的核心是基於企業核心數據的積累、存儲和管理。

“現在很多外企都想進入中國做建築行業的信息化。目前國內做得很有規模和深度的公司很少,但是很多公司想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變革做壹些創新。”有行業分析師表示。

然而,王理認為,建築行業的大數據挖掘存在天然障礙。“首先,數據維度比較復雜。簡單來說,既有建築數據,如建築造價數據、建築結構數據、建築施工技術數據、建築材料數據,也有管理數據;其次,我國的建築法規和專業要求與國外不同,各省市建築行業的法規也不壹樣。在這種情況下,建築行業的大數據挖掘就成了壹個高門檻的行業。”他說。

信息增值改變行業“玩法”

雖然入門難,但是大數據對建築行業的改變非常大。《意見》還指出,要充分認識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的重要性。

以傳統的工程造價咨詢公司為例。在壹個有100造價人員的公司,至少有兩個人會去詢價,也就是找材料的價格。壹個咨詢師壹年的費用在30萬左右,兩個人60萬。從收集材料廠家數據的成本來看,壹年收集壹個廠家的信息大概需要140元。目前國內建材生產企業大約有79萬家,收集這79萬家材料信息的成本非常高。

以上是邊肖為您分享的關於大數據應用號角正式吹響建築行業信息化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註環球常春藤分享更多幹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