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寧波市政府網,我傻了。原來寧波副市長中有余姚、慈溪、象山、寧波,沒有奉化。
“後花園”這個詞並沒有貶義,但在當今這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作為奉化市政府的領導和奉化人民,不應該把它改造成寧波下屬經濟最落後的後花園。
如果要做“前庭”玩耍的後院,那麽作為政府,首先要發展經濟,這樣才能讓人民為政府服務。
難怪,在過去的二十年裏,奉化市的經濟發展每年都落後於寧波下轄的區縣,因為奉化政府官員的主要領導都是從外地調過來的“和尚”,而這批從外地調過來的“和尚”來到奉化就是為了享受“花園”生活。
奉化,無論在舊社會還是解放前中期,在寧波下轄的幾個縣,這些年經濟壹直處於發展趨勢的中上遊。改革開放以來,奉化市政府主要領導換了壹批又壹批,沒有壹個為奉化做過像樣的事。然而就目前的經濟狀況而言,奉化市人民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潮流發展得非常緩慢和自然。至於政府領導,沒有影響,也就是說,沒有這幾批政府官員,奉化的經濟也可以這樣——經濟差異極高。
二十年來寧波經濟發展的標誌:
先西南,再東北。西南部只打了壹場足球賽,整個城市的體育都是從東部開始的。想拿全國冠軍,那就開發北方,連接舟山群島。
東部和北部是寧波下轄縣區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東部依靠國家投資(北侖),過跨海大橋到寧海、象山。在北方,靠的是中國改革初期的投機——改革初期國道兩側的“農田建築和汙染產品”發了大財,積累了資本。
四明山在西部,開發難度大。那麽,唯壹剩下的就是南方的奉化市了。
奉化人不比東北人笨,也比東北人勤快。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奉化就有了“自由市場”,比義烏市場早建很多年,然後就有了奉化服裝城,比寧波服裝城還要好。況且奉化是中國服裝的發源地,紅裁縫在上世紀初就名揚海內外。
還有壹大批國內先進企業,如密封件廠、食品廠、空壓機廠、液壓件廠、石油機械廠、工業縫紉機廠、洛蒙、波導等。這壹大批企業,無論產品質量還是生產技術力量,都是國內先進的。
所以,奉化現在的經濟是隨著中國改革緩慢發展的產物,是奉化人民辛勤勞動的結果,與外地調過來的和尚(政府領導)無關——也許,適得其反!
人都想生活在花壹樣的環境裏,這沒有錯。但是,當生活在壹個落後於別人的環境裏,還感覺很舒服的時候,那麽這些人就是絕對的懶。
其他地方的人都在家裏。智慧昭示故鄉,任其漂泊他鄉。
所以,無論政府用什麽級別的官員或代表,如果制定的制度和政策不切合實際,這樣的產品都是廢物!
不管奉化市被瓜分的消息是真是假,溪口管委會的領導確實是寧波市政府任命的——張文傑被任命為溪口管委會的領導。這已經讓奉化人夠心寒了!
對此,可以解釋為,奉化市調來的和尚(領導)不是在奉化服務,而是在奉化縮命!當不起壹家人,別過來坐這個椅子!
其實奉化今天缺的不是政府官員,而是真正有利於人民的措施——優秀的措施!
比如寧波確實需要壹個後花園,我希望是“撤市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