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誰知道蚌埠的歷史?從古至今!!

誰知道蚌埠的歷史?從古至今!!

蚌埠是安徽省直轄市,位於東經117 12 ',北緯32° 57 '。蚌埠因古代盛產蚌類而得名,有“明珠之城”的美譽。現轄龍子湖區、蚌山區、禹會區、淮上區和懷遠、固鎮、五河縣,總面積5917平方公裏,總人口330萬,其中市區面積601.5平方公裏,城市人口87.45萬。

史前時期,現在的蚌埠地區居住著懷壹氏族。大禹治水南下懷思,在懷遠縣土山與土山氏成親,出生(公元前20世紀,建立夏朝,成為中國第壹個皇帝)。這時,懷遠縣和蚌埠市西部屬於土山石,蚌埠市東部屬於李中。春秋時固鎮縣今先後屬宋、吳,五河縣今先後屬徐坊、魯、宋;戰國時,懷遠縣、蚌埠市、固鎮縣都屬楚,五河縣先屬宋、吳,後屬楚。

歷經秦、漢、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南宋五年(1257)設立懷遠軍、京山郡,現轄懷遠郡、蚌埠市西部、固鎮縣。今蚌埠市東部屬浩州中壢縣,屬淮南西路。南宋鹹春七年(1271),建立淮安軍和五河縣,現轄五河縣,屬淮南東路。南宋與金朝對峙時期,固鎮縣現屬泗州的淇縣、靈璧縣、洪縣。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廢懷遠軍,京山縣改為懷遠縣。現在蚌埠市西屬懷遠縣,東屬中牟縣,都屬於安豐路濠州。固鎮縣屬蘇州,五河縣屬泗州。元二十七年(1367),濠州升為府。明朝洪武年間,中壢郡先後改為中立國、臨淮郡,並增設鳳陽郡。現在蚌埠市西部屬於懷遠縣,東部屬於鳳陽縣。現在固鎮縣隸屬於宿州、懷遠縣、靈璧縣、五河縣、鳳陽縣。林好府先後改為中立府、鳳陽府、肅州、懷遠縣、靈璧縣、五河縣、鳳陽縣,均屬鳳陽府管轄。清雍正二年(1724),五河縣改為泗州。清同治二年(1863),鳳陽縣馬村溝以西、懷遠縣習家溝以東、靈璧縣後樓劃為蚌埠獨立行政區,下設三個縣令,直屬鳳陽府。

1912,民國成立,鳳陽府廢棄。懷遠縣、五河縣原屬安徽省(1667年建立),後屬安徽省槐泗路。同時撤銷蚌埠三縣,現蚌埠市淮河以北屬靈璧縣,淮河以南屬鳳陽縣;固鎮縣仍分為蘇仙縣、靈璧縣、五河縣、懷遠縣、鳳陽縣。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正式廢棄。鳳陽縣、懷遠縣、靈璧縣、五河縣為安徽省直屬縣。1929年初,蚌埠成立市籌備辦,次年撤銷,仍屬鳳陽縣。1932,懷遠縣、鳳陽縣改為第四區,安徽省,五河縣先後改為第七區、第六區。占領期間,蚌埠被設為偽安徽省維新政府和偽安徽省政府所在地。抗戰勝利後,鳳陽縣先後改為安徽省第九、五、四區。1946,11年6月,蚌埠設市籌備處,從鳳陽縣分出,轄淮河以南地區和淮河以北小蚌埠地區。1947 65438+10月1,蚌埠正式成立安徽省第壹市,直屬安徽省。

1949 65438+10月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蚌埠市、懷遠縣、五河縣隸屬皖北行署,現固鎮縣隸屬蘇仙縣、五河縣、靈璧縣、懷遠縣。1952年4月,蚌埠在安徽省;以上四縣改為安徽省蘇仙區,6月1956改為蚌埠區,6月1961仍屬蘇仙區。1964 10月,蘇仙縣、懷遠縣、五河縣、靈璧縣的部分地區組成固鎮縣,隸屬蘇仙區。1971,蘇仙區改為區。1983年7月,懷遠縣、五河縣、固鎮縣由蘇仙縣劃歸蚌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