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壹種社會現象。它是人類通過高度結構化的聲音組合或通過書寫符號、手勢而形成的符號系統,也是利用這種符號系統進行思想交流的行為。下面我給大家準備了壹些關於語言的知識點。歡迎閱讀。
1.語言特征:
語言的特征是:創造性、結構性、意義性、指稱性、社會性和個性。
語言結構:音位、語素、單詞、句子。
語言類型:對話語言、獨白語言、書面語、內部語言。
2.語言表示和處理:
語言表征是語言材料所攜帶的信息在頭腦中存在的方式。語言的表現是有層次的。
語言處理是對輸入的語言信息進行編碼、轉換、存儲和提取的過程。語言加工可分為自動加工和受控加工、串行加工和並行加工、模塊化加工和交互式加工。
3.語言的生理機制:
語言的發音機制:呼吸器官、喉和聲帶、口腔、鼻腔、咽腔。
2.語言活動的中樞機制:布洛克爾區、韋尼克區和角回。
(1)大泡狀區病變引起的失語癥通常稱為運動性失語癥或表達性失語癥。
(2)韋尼克區病變可引起接受性失語癥,這是壹種語言失認癥。切斷或損傷連接韋尼克區和布洛克爾區之間的神經纖維束——弓狀束,也會產生同樣的效果。
(3)角回實現口語和書面語的轉換。角回損傷會引起語義性失語癥。
3.語言在大腦兩個半球壹側的優勢和語言活動。研究證實,語言活動主要是大腦左半球的功能,但大腦右半球對語言理解也有重要作用。
4.語音感知
1.語音的物理屬性:音調、強度、長度和音色。
2.音位是語言中能夠區分意義的最小語音單位。音位分為元音和輔音。研究音位的區別特征有助於解釋人們對語音的感知。影響語音感知的各種因素有:語音相似度、語音強度、噪聲掩蔽、語境、句法和語義。
3.影響詞匯理解的因素:詞的位置信息、正字法規則、字母長度或筆畫數、字體結構、用詞頻率、語音功能、語境功能、語義功能。
4.影響句子理解的因素:句式、語序、語境、句法分析和語義分析。
5.影響語篇理解的因素:推理、語境和圖形功能。
5.語言生產
1,語言的產生是指人們通過語言器官或手的活動說出或寫出自己的思想,它包括說和寫兩種形式。語言產生的單位主要包括音位、音節、語素、詞、短語和句子。
2.語言的產生可以分為不同的階段。如:構建階段:根據目的確定要表達的思想;轉化階段:利用句法規則將思想轉化為語言形式;執行階段:語言形式的信息是口頭或書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