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儒家和道家為什麽是互補的?儒家和道家說的不是壹回事。事情很復雜,不同的問題和方法當然可以互補。
哪裏可以互補?儒道主要是壹種政治信仰。道家是正義,儒家是人倫。總的來說,過去儒家在道之外。
而儒道不是互補的嗎?不是,是因為當時是君主社會,講的是如何治國平天下,人民是君主或其助手,當然不是墨家。
最後壹點是:我現在對儒家所謂的禮和仁很感興趣。五常忠恕與中庸之道如何合理系統的聯系起來?其實就是宗法制度。
關於儒家思想的中心思想,核心思想,主體結構,如何正確鏈接?還是宗法制度。
是不是說儒家以禮為核心,要達到禮就要有仁?仁是核心,禮是外在。仁類似於愛。講的是父母或君主對本國人民的愛,講的是天下有愛,否則下面會造反。
要想善良,就要做到忠恕之道,而五常是人的基本天性,必須尊重。——只是儒家的說法。現代社會不是這樣的。
而大學是儒家的整體發展框架,是最大的宏偉藍圖吧?中庸是壹種對待事物和人事的方法論。妳能這樣理解這些嗎?可以這麽說。
命運呢?天命觀是儒家沒有鬼神的天命觀嗎?只是壹種精神寄托。和墨家的鬼神不壹樣吧?——儒家不是要講鬼神,而是要講人事,這和當時的時代有關。在哪個時代,也就是春秋時期(西方也是這個時代,很奇怪),之前談鬼神,然後談人性(倫理),近代談理性,近代談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