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吵鬧的孩子相比,乖巧的孩子比父母省心,但越省心,對孩子的未來未必有幫助。說到底,在每個孩子無休止的壓制下,最後形成的乖巧的孩子,也不過是性格缺陷罷了。
寧寧是單親媽媽。兒子2歲的時候,因為老公出軌,寧寧受不了,最後和老公離婚了。寧寧和兒子相依為命。這種生活非常艱難,但至少她和兒子在壹起很開心。
寧寧最近工作真的很忙,忽略了孩子。畢竟她的孩子已經上高中了,各項開銷都比較大。她將來會上大學。寧寧不努力掙錢,將來會受兒子的委屈。但是沒想到這麽長時間不關註孩子,孩子成績下降這麽快。
寧寧晚上回到家,看到兒子沒有做作業。他其實是在和手機通話,以為兒子戀愛了。後來他仔細壹看,發現兒子在直播,粉絲很多。寧寧很生氣。畢竟孩子現在的正事是上學,不是玩這些沒用的東西。寧寧直接拿走了兒子的手機,警告兒子不要這麽荒廢學業,否則以後會徹底尷尬。
兒子不聽,跟寧寧說只要堅持就能賺錢。最後寧寧覺得兒子走火入魔了,最後威脅兒子,“妳再這樣,我就走。妳壹個人想幹什麽!”在寧寧心裏,我壹直比較在意的是沒有爸爸。聽到媽媽這樣說,更是痛苦。
從那以後,兒子就聽寧寧的話,努力學習,終於考上了壹所好大學。畢業後,他遵從母親的遺願,在壹家國企工作,過著穩定的生活。但是到目前為止,兒子說了很多,不願意結婚。其他人不喜歡他的兒子,因為他太守舊了。不過寧寧覺得兒子是大學生。他怎麽會老氣橫秋?兒子笑著說,也許緣分還沒到。
我兒子,這麽多年壹直按照母親的意誌生活,其實並不幸福。他壹直壓抑著自己的想法,過著母親認為很優秀的生活,活著成了他最不想要的東西...
越優秀的孩子,長大後越沒有出息。
孩子長大後肯定會有和父母不壹樣的想法。這個時候,大多數父母都會想盡辦法打壓孩子,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越來越聽話。這些孩子越聽話,長大後就越沒有出息。
1,無視自己
因為孩子在不斷壓抑自己的想法,活在父母的想法裏,不是真正的自己,而是活在父母的意誌下,未來的生活是父母期待的壹種生活,而不是孩子想要的生活,自我意識開始模糊,失去了生活的意義。
2.不敢表達真實的情感。
在父母壹次次的壓力下,孩子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於是壓抑了自己的想法。以後進入社會後,這將成為壹種常態。別人壓制孩子,孩子不敢反抗。壹個連自己的真實感受都不會表達的人,即使進入社會也不會有多大成就。
3,獨立能力較差。
長期生活在父母思想下的孩子,是被父母牽著鼻子走的。他們會按照父母說的去做,獨立性會更差。與父母分離,就像脫離了脊梁,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走。
4.落後於時代
孩子變得很優秀,其實是失去了自我探索的意識,完全依靠父母的觀念生活,將來進入社會後,不知道如何跟上社會的步伐去探索新事物,必然會被新時代淘汰。
所以,家長不要再壹味要求孩子乖了。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孩子是獨立的人,應該有獨立的思想和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