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江蘇揚州有哪些著名的景點和小吃?

江蘇揚州有哪些著名的景點和小吃?

景點:

1,瘦西湖。

瘦西湖位於江蘇省揚州市西北部,因湖面細長而被稱為“瘦西湖”。蜿蜒的湖路連接著兩岸的景點,如長灘春柳、四橋禹巖、徐苑、小金山、吹臺、吳婷橋、白塔、二十四橋、玲瓏花社區、惜春臺、望春樓、銀月茶館、湖濱長廊、石壁柳、靜香書屋等,看起來像壹幅自然而美麗的中國畫。

湖水蜿蜒曲折,像女神的腰帶壹樣綿延,迷人。清代康熙帝、乾隆皇帝數次巡視揚州,當地士紳爭相建園,因此有“園為天下第壹”之說。

揚州瘦西湖全長4.3公裏,旅遊面積30多公頃。有許多名勝古跡,如常棣、徐苑、小金山、吹臺、月關、吳婷橋、服裝和白塔。湖區被橋、島、堤、岸分割,使狹長的湖面形成了層次感和曲折感的景觀。

婀娜多姿的瘦西湖兩岸,點綴著揚州古典園林,形成壹條山水長軸,變換風景,相互借景。名剎古寺與古城城墻綿延相屬,名勝古跡散落其中。獨特的自然風光與豐富的人文景觀相映成趣,是鑲嵌在歷史文化名城中的壹顆璀璨明珠。

2.大明寺。

大明寺,位於揚州市西北郊蜀岡景區山頂,是集佛寺、文物、園林風光於壹體的旅遊景點。大明寺自古以來就被譽為揚州第壹景。明初建於南宋孝武年間(457-464),故稱“大明寺”。

隋仁壽元年(601),隋文帝文帝六十大壽,上諭在全國三十州設立三十塔,供奉舍利子(佛骨)。其中壹座建於大明多,名曰“棲塔”。這座塔有九層樓高。因寺以塔命名,故又稱“大明寺”、“齊靈寺”;因大明寺在隋宮、唐城之西,故又稱“西寺”。

3.何源。

和園的主人何誌清是揚州士紳,嫁給了晚清重臣李鴻章和光緒皇帝的老師孫家鼐。他在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修建了這座私家園林。和園有“晚清第壹園”的美譽。園內建築中西合璧,多廊串聯,布局層次分明。

此外,還有竹峪灣景區、葛源、史可法廟墓等。

小吃:

1,楊虎威。

楊虎威是揚州和淮陰的傳統菜肴。它是由鰻魚尾背上的壹塊幹凈的肉,用開水和濃縮調料拌制而成。因為長得像老虎尾巴,所以得名。鰻魚,俗稱黃鱔,自古以來就被列為中國的上品魚類。因其營養豐富,具有滋養五臟、治療虛損的功效,歷代壹些著名中醫也經常用其治病強身。

夏天吃更有效,曾有“黃鱔爭夏人參”之說。據說用黃鱔烹飪始於漢代,唐宋以後開始流行。江蘇淮陽地區做鱔魚菜起步較早,烹飪經驗豐富。許多中外顧客在當地品嘗後稱贊這道歷史名菜味道鮮美。

2.翡翠蒸餃。

翡翠蒸餃是揚州的名吃。其皮薄如紙,餡青,色如玉,糖油飽滿,香甜可口。色香味俱佳,深受當地人喜愛。由各種綠葉制成,味道有甜有鹹。蒸熟後餡薄如碧玉,故名。蒸餃通常的餡料是用煮熟的糯米燉制而成,呈棕紅色,像麥粒壹樣區分開來。北方人稱之為“蒸餃”,因心尖向上而松散。江南人稱之為“鬼蓬頭”。

3.揚州炒飯。

揚州炒飯又稱揚州蛋炒飯,是江蘇揚州的壹種經典漢族小吃。最初在當地人中流傳,據說它起源於隋代越王蘇陽愛吃的蛋炒飯。

當楊迪訪問江都(今揚州)時,他也將蛋炒飯引入揚州。之後逐漸代表廚主創新,柔化為具有“選料嚴格、制作細致、加工精致、註重配色、原汁原味”特點的淮揚菜,最終發展成為淮揚著名主食之壹。歐美、日本、香港等地的揚州風味餐廳也紛紛將此美食上市,頗受歡迎。

除此之外,還有蜜火配方、千層油餅、桂花糖蓮藕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