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問價格,內行問差價。
與房價相關的名詞有三個:均價、單價、總價。外行人在看房之前壹般只關註均價,但去售樓處壹般會直接詢問看中房子的價格,對其他部分關註較少。專家不僅會了解意向房屋的價格,還會查詢不同朝向、不同樓層的房屋價格差異及原因。這樣可以擴大意向範圍,選擇性價比更合適的房子。
外行問平米,內行問池子。
外行人問面積壹般都很直白:房子有多大?而專家會更細致,來確定房屋面積是建築面積還是套內建築面積。兩者的區別在於建築面積包含了水池。壹般公攤面積越小,實際使用面積越大,即得房率越高。
外行問年數,內行問時間得。
外行往往只關註房屋的土地使用年限,壹般住宅為70年,商業為40年,工業和綜合用地為50年。但我不知道房子的土地使用年限是從開發商拿地的時候開始計算的,只有專家才會關註這個。
外行人看公寓嗎?壹位專家看著飛機
戶型對壹個家庭未來的居住體驗有著重要的影響,但業余購房者往往會拘泥於單獨的房屋戶型圖,上面可以看到房屋空間的設置、窗戶的分布、承重墻等很多信息。專家比較有經驗,不僅看平面圖,還看總平面圖,從中可以觀察到建築之間的差距和走廊的空間大小。比如平面圖上的壹些窗戶開在狹窄的采光井裏,其實采光會受到影響,但是在單獨的平面圖上是看不到的。
外行看樣板間?專家看毛坯房
購房者在看房過程中,往往會被樣板房的精致“蒙蔽”。因為開發商壹般都是在壹片空地上或者樓中間建樣板房,再加上精裝修和豪華家具,所以房子看起來無可挑剔。但專家會選擇直接看毛坯房,而且是在不同的時間,這樣才能真正了解房子好不好。
外行問支持公會的檢查。
新手和“老司機”都會關註房子的配套,但外行人更容易相信銷售人員的“片面之詞”。但為了快速賣房,銷售人員在介紹房子時會誇大某些要素,只說優點,不提缺點。外行人比較了解套路,除了聽銷售人員的介紹,也會私下核實是否屬實。
外行問物業費,內行問服務。
物業費是購房者入住後需要繳納的年費,因此也是很多人關註的焦點。但是外行壹般只會問簡單的價格,而專家不僅會問價格,還會問物業公司。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5-27。請以目前實際購買政策為準。)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