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夏天,16歲的吳和村裏的壹個鐵哥們商量:我們壹起做壹個步行機吧。那時,他還不知道“機器人”這個概念。經過壹年多的奮鬥,第壹個機器人出現了:外形是人形鐵皮,後面兩根粗鐵絲連著壹個齒輪,接了壹個小電機作為動力。小馬達啟動後,帶動兩根鐵絲來回移動,“鐵皮人”開始移動。這是吳的機器人處女作,取名“吳老板”。從那天起,他上癮了。1989年夏天,吳正在制造機器人“吳老二”。在廢品站找材料時,他發現了壹節“7號電池”,標簽上寫滿了外文,像是“進口貨”。他趕緊把它帶回家,準備成為“吳老二”的驅動力。當他接通“電池”的正負極時,壹聲巨響,它爆炸了!吳的左手突然血肉模糊,皮膚翻了起來。鄰居把他帶到醫院,給他打了十幾針麻藥,才縫合傷口。
吳的無名指被轟掉了。直到現在,這個手指在冬天總是冰涼的。後來,吳才知道,爆炸的“電池”其實是雷管,上面寫的英文字母“TNT”是炸藥的意思。雖然從廢鐵場回收的東西成本低,但要讓機器人“乖乖地”動起來,還需要更精密的零件。吳指著壹架被撕成碎片的玩具直升機說:“我只用它遙控幾百個玩具。”比如從新摩托車上拆電機,從汽配城買汽車座椅,這些他都會。
1999夏天的壹天,吳帶著家人到鄰村修理農具,但沒多久就接到村裏打來的電話,讓他們趕緊回家。吳剛剛騎著自行車來到村外,就看到濃煙從自己的方向滾滾而來,村裏的喇叭裏喊著:“社員們都到吳家去救火了。”等他們趕到門口的時候,整個房子已經被燒成了三根檁條。董帶著孩子離家出走,打算和吳離婚:“讓他和機器人壹起生活吧”。2003年,吳帶著他的機器人兒子參加科技周,在人民大會堂表演,受到熱烈歡迎!後來被北京市評為“京郊十大新聞人物”,並由市領導頒獎。
2004年在湖南衛視主辦的農民機器人大賽中獲得壹等獎,獲得“最聰明的農民發明家”稱號,獎金1萬元。
2005年在中央電視臺10頻道走近科學欄目擔任道具老師,獲得道具設計與制作優秀獎。
2006年參加深圳衛視主辦的“創意中國”大賽,獲得冠軍獎杯。還參加了山西衛視舉辦的“才藝大賽”,依然獲得了冠軍獎杯。
2007年被山西彩燈公司和浙江某公司聘為技術顧問。應廣州市政府邀請,參加第十三屆機械博覽會,並在開幕式上做了機器人拉車表演。
2008年,他應邀參加在香港和天津的展覽。
2009年,吳的機器人兒子隨神舟七號飛船在河北石家莊展出,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應邀為河北科技大學和石家莊九中的學生做了精彩的演講。有了經驗,設計得心應手。設計壹只會翻滾的機械狗只需要2個小時;不到三個月就生產成功的“超級老五”,已經被壹個大學生花三萬塊買走了。
他與正在學習計算機科學的兒子合作,制造更實用、更智能的機器人。他負責硬件設計,兒子負責編程。目前,兩人已經做出了壹個能為病人定時翻身的“吳老33”和壹個能下棋的“吳老34”。在老吳心中,最大的目標是建壹個機器人工廠——自己管理機械設計,兒子編程,工人組裝。“那時候,我們成為百萬富翁是沒有問題的。”老吳顯然已經把正在學計算機的小兒子吳當成了自己的接班人。
吳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的壹名大壹新生。他加入了學校的科技俱樂部。老吳說,小吳曾經發明過壹個家用防盜報警器,和自己壹樣聰明。現在,吳已經開始學習單片機及相關知識。相信未來老吳父子的機器人夢會壹步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