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大師兄的思想

大師兄的思想

高級官員相互匯報

孰真孰假,如何選擇?

歡迎閱讀大師兄思想第壹期。

扔壹塊石頭看看是否應該繼續

壹種獲取決策信息的有效方法

武慈佑皇帝在出宮時給康熙留下了親筆信,信中武慈佑為康熙定下了三項國策。吳慈佑在信中說:“現在清朝有三大隱患,壹在三藩;二賀公死了;三次谷物運輸堵塞。這三大隱患尤其首當其沖的是舊金山的割據勢力。皇上若能在二十年內根除這三大隱患,天下定矣,四海稱雄。”

到了朝廷,康熙拿了兩份折子,讓納蘭明珠先念第壹份。雲南潮州知府朱國治彈劾吳三桂,指責吳三桂“鎮守雲南十余年,不思剿滅土匪,暗中養匪自重,私鑄錢糧,招兵買馬,盤剝異鄉,欺騙朝廷,與平南王尚可喜、鎮南王耿遙相呼應,已有征伐天下之勢,三藩忤逆之心昭然若揭”。所以請康熙調查吳三桂,廢三藩。

康熙沒有退出諸侯,而是對吳三桂的功績大加贊賞,詳細描述了順治七年間,天王吳三桂與順慶後前明殘余勢力的血戰。他還提到先帝賞賜他,殺馬為誓,絕不負。

接著,康熙又拿出另壹份折子讓索圖圖看。這份折子是吳三桂參與朱國治的折子,控訴朱國治“任職期間屢違抗命令,失職瀆職,以減稅為名縱容土匪,致使兩關被毀”。此外,他還指責朱國治“無視朝廷嚴令,敗壞國法風俗,剛愎自用,枉待部下,漠視人命”,並稱已接到各地官吏的申訴,經查證屬實,要求康熙依法逮捕,公開議決,斬首示眾,以維護皇威,維護蔣介石國法,安定民心。

在法庭上,有很多討論。康熙最終聽從了納蘭明珠的建議,將朱國治押解到京城受審。又問吳三桂之子吳父親的病情,並邀三藩赴京商議邊防詳情。

索尼在彌留之際,囑咐康熙“先定下來”。至此,鰲拜已經被免職,康熙的下壹個要務就是撤藩,但是怎麽撤呢?

作為壹個日益成熟的管理者,康熙對於“撤三藩”的國家層面改革,堅持了兩個重要原則:壹是始終在企業上坡的時候進行改革創新,絕不再下坡進行改革創新;第二,改革的實施,最重要的是要像溫水煮青蛙,不能操之過急。

康熙初年對這兩份奏折的處理,是為第二原則的應用做鋪墊,為改革的實施了解各方面的具體情況,即“投石問路”。

對於領導者來說,這壹點尤為重要。領導者往往屬於整個企業,任何創新和政策都具有深遠而重大的意義。如何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知道自己想要獲取的信息,是最好的問路方式。對於管理者來說,同樣適用於管理問題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