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國家壹級站標準,規模按8000人設計,建築面積約30522平方米,站房總高度約31米。莆田站的整體造型體現了“媽祖文化”、“莆仙文化”、“海濱文化”的內涵,是莆田的標誌性建築。
2016年底,福廈高鐵客運專線(又稱福廈高鐵)將開工建設,該線路的莆田站將擴建並與既有莆田站合並。
歷史的發展
莆田站房建築設計方案於2008年6月23日通過原鐵道部審批。
2009年5月22日,莆田站房項目開工儀式在秀嶼區笏石鎮舉行。總建築面積6.52萬平方米,其中站房3.05萬平方米,雨棚3.47萬平方米。車站有10到發線,1個基礎站臺,2個搓臺。站房采用線側平式,豎向分為出站層、站臺層和進站層三層。站房總高度約30.6米,其中出站層為地下室。項目總投資3.5億元,計劃與福廈鐵路同步投入使用。站房設計規模8000人,建築面積約34000平方米,工期219天,由中鐵建工集團承建。莆田站是莆田最大的單體建築,也是莆田的標誌性建築。
莆田站客運量:規劃初期至2020年,客運量400萬人,日處理客車82對;未來,到2030年,旅客發送量將達到750萬人次,日處理客車149對。
福廈客運專線莆田站平行站方案
新福廈鐵路莆田站設計方案揭曉。根據規劃,莆田站將新建壹個北廣場,與現有的南廣場相連。此外,北廣場還有兩個站臺和六條線路,專門用於高速動車。目前莆田站有三個站臺,10線,進站口有壹座立交橋,出站口有壹座地鐵。
新建站臺為島式結構,長650米,候車室利用現有莆田站房,可容納8000名旅客。據介紹,新站臺建成後,原有的立交橋和地下通道將延伸至新站臺。市民乘車時,會通過立交橋直接去高鐵站。
建築結構
莆田站,位於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石水鎮淩美村與劉厝村交界處,距莆田市區約11 km。是福廈鐵路和向莆鐵路的交匯站。站房采用線側平式,豎向分為三層:出站層、站臺層和進站層。站房總面積為30500平方米,站房總高度約為。候車區11792平方米,最大容納8000人,雨棚面積34700平方米。車站有兩條主線,八條到發線,壹個基本站臺和兩個中間站臺。莆田地區擁有非常豐富和繁榮的文化資源。莆田站的整體造型體現了“媽祖文化”、“莆仙文化”、“海濱文化”,成為這壹地區的標誌性建築。(推薦閱讀:莆田火車站高清圖集)
莆田站中間的候車大廳占地1000多平方米,共兩層,4300個座位,液晶電視顯示器和壹些為乘客提供的娛樂節目。候車大廳兩側,還有廁所、飲水處、茶館等。,有兩部自動扶梯連接壹樓和二樓。為了方便殘疾人上下樓,車站還配備了無障礙電梯。在候車大廳旁放置的“觸摸式信息查詢系統”機器上,乘客通過觸摸點擊,可以清楚地查詢到自己想了解的“列車時刻表”、“車次查詢”等8種信息。
莆田站左側有壹個面積500多平米的售票大廳,* * *設置了20個人工售票窗口。其中17號售票窗臺高度為1 m,其余三個窗臺高度約為0.76 m,為專門為殘疾人設計的無障礙售票窗臺。先開12人工售票窗口,其余8個根據客戶情況確定。邊上還有八臺智能售票機。這些自助售票機采用觸摸屏技術,操作後會有下壹步的提示。簡單幾步就能買到票,方便快捷。
莆田站檢票口位於候車大廳靠近站臺壹側,包括壹層4個檢票口,二層5個檢票口。每個檢票口上方都掛著壹個四五米長的顯示屏,上面顯示著“車次、開點、站臺”等,下面還安裝了三臺自動檢票機。據介紹,莆田站采用自動檢票,沒有人工檢票。
更多關於標書寫作和提高中標率的信息,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