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1997是公司的培育期。現階段,拓展基於匯接容錯計算機系統的海外軟件開發外包服務是公司的主營業務。通過派出海外人員、承擔委托開發、聯合應用開發等方式,實施海外金融信息化項目,培養了壹支具有現代金融理念、高水平行業業務知識和高端技術水平的專業團隊,形成了與國際接軌的項目管理和質量控制體系。同時,積極參與國家“金卡工程”建設,在全國率先實施並開通上海銀行卡聯網信息交換系統,先後建設了江蘇、山東、杭州、福建等地金卡中心和全國金卡總中心的系統建設,形成了具有自主產權的信息交換產品。並參與中國郵政綠卡項目,實施上海郵政綠卡項目二期擴建工程。
1997年末,員工總數達到150人。
1998-2002年是公司的成長期。在此期間,依托前五年形成的業務和技術積累,在鞏固和發展銀行卡聯網、聯合信息交換、郵政綠卡等應用領域的同時,成功進入國內銀行業高端市場。在銀行核心業務、銀行卡業務、銀行中間業務、金融IC卡、高端國際信用卡產品本地定制服務等領域形成解決方案;同時,將金融支付產品應用於公共服務領域,在國內首創社會保障卡和公共交通卡應用系統;隨著信用社會的建設,我國第壹個個人聯合征信系統建成。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開發了壹系列獨立的電子商務支付平臺產品。現階段,公司形成了“支付與交換”兩大核心技術:應用開發和系統集成,確立了“自主品牌、自主創新、立足上海、全國市場”的戰略。在北京和廣州設立分公司;完全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2002年底,員工總數達到259人。
2003-2007年是公司的成熟期。在此期間,我們堅持技術和業務的創新,在向金融支付體系的深度和廣度發展的同時,不斷探索非金融領域的支付業務,成功實現了從金融業到非金融業的跨越。在金融領域,形成了基於零售信貸業務管理系統、銀行卡收單業務系統、信息交換業務系統以及賬單催收、反欺詐、交易積分等信用卡周邊業務的解決方案和核心優勢;在公共服務領域,形成軌道交通自動售檢票(AFC)、交通壹卡通和小額支付、手機支付、企業賬單支付、基於IFRD技術的大型場館票務系統等社會信息化領域的解決方案。不斷探索新的商業模式,集軟件服務、系統集成、業務咨詢、本地化增值服務、業務連續性運營(BCP)保障服務於壹體,從而在支付體系、行業經驗、運營經驗等方面形成競爭優勢。公司通過CMMI 3認證,獲得信息產業部系統集成壹級資質。
2007年底,員工總數達到442人。
2008年是公司快速發展的起點。在國內市場,花藤軟件在金融、公共服務等多個細分市場排名前三,擁有38項自主創新知識產權和28個軟件產品。在主要行業領域,參與制定了多項行業標準和規範,包括建設部IC卡標準、銀聯接口標準、軌道交通自動售檢票(AFC)上海地方標準及部頒標準。。為客戶建設集中式數據托管中心,在SaaS業務上取得突破,在業務知識、大規模系統集成和運營服務經驗上形成核心優勢。
2008年,公司成立15周年,公司在重慶設立分公司。
到2008年底,員工總數超過7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