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血
黏骨膜剝離或廣泛黏膜下剝離損傷大,尤其是術後壓迫,容易發生黏膜下或皮下出血。比如壹期手術中種植體通過下頜骨下緣時也會出現頦下充血。局部淤血壹般過幾天就能吸收,前期可冷敷,術後後期可熱敷。因全身因素易出血者,應對癥治療。
2、下唇麻木
多為術中解剖時頦神經損傷或種植體植入時直接外傷所致。前者可以恢復,後者要取出植入物,避免神經復位和植入。
3.傷口裂開了
縫合過緊或過松,特別是在誘發感染的情況下,更容易導致局部傷口裂開,應及時清創再縫合,避免植入物暴露。
4.齒齦炎
種植義齒修復後,由於口腔衛生不良或清潔方法不當,附著在基柱上的牙菌斑會刺激牙齦。菌斑的形成主要是由於種植體基牙表面光潔度的劃痕,細菌可以在其上繁殖。因此,除了種植體本身在生產加工中要保證基樁光滑外,在手術操作和患者自我護理過程中,也要對基牙表面進行精心保護。
5、牙齦增生
由於基牙穿齦過少,或基牙與橋連接不良,局部衛生條件差,長期慢性炎癥刺激可引起牙齦增生。
6.竇粘膜穿孔
上頜種植時,由於骨量不足,容易穿透上頜竇或鼻粘膜,勢必造成種植體周圍感染,應及時取出。
7.影響
感染常因手術區或手術器械的汙染及其他並發癥引起。
8.進行性邊緣骨吸收
多發生於種植體頸部的骨組織,與牙齦炎、種植體周圍炎癥、種植體應力過大、種植體機械性斷裂長期得不到矯正有關。
9.植入創傷
這是種植牙比較嚴重的缺點之壹。常見的種植義齒不小心受到撞擊,嚴重時會造成種植體輕微松動。
10,植入物機械斷裂
與種植體連接的部分,如中央螺釘、橋柱螺釘等斷裂,主要是由於機械因素或應力分布不合理。
擴展數據:
牙種植術後的護理
種植牙雖然貴,但和天然牙差不多。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睡前和飯後認真刷牙,盡量選擇頭小、毛軟的牙刷,三個月換壹次,半年去醫院洗牙壹次。種牙後兩小時內不能吃任何食物。
壹周內不能用種植牙咬或咀嚼食物。在此期間,不要吃瓜子,也不要咬硬的或粘稠的食物,否則會給牙齒帶來很大的磨損。植入的牙齒周圍沒有感受器,會給牙根組織帶來壹定的損傷,稍有外力就可能折斷。
人民網-長期缺牙會帶來什麽危害?種牙需要註意什麽?
人民網-10種植牙可能出現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