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壹個關於李茂的有趣故事。據說李茂過去叫紗帽山,山腳下的河叫戴宇河,叫“鎖玉帶繞腰”。紗帽和戴宇是古代的官服。不知道在哪壹個朝代哪壹代,皇帝下旨要把銅陵建成大城,圍城四十裏。於是派了壹個叫梅的縣令去執行。梅師傅是峽江人,喜歡看風水。他到銅陵後,看到這裏的風水,驚呆了!他想,如果按照皇帝的聖旨,城池建成後,銅陵必然會出三鬥三升的芝麻官,壹個芝麻就是壹個官。然後天下的大官小官都沒給銅陵人。外人會沒飯吃,這就夠了!所以他把圍城從四十英裏改為四英裏;紗帽山改為李茂山(意思是“官帽”改為“李茂”),但保留了戴宇河的稱號。
李茂是解放戰爭時期渡江戰役的遺址。在山頂可以俯瞰長江,山上有壕溝,是渡江戰役時留下的。為了銘記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激勵後人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奮鬥,銅陵市民政部門於1958在李茂山頂修建了壹座紀念塔,命名為銅陵烈士塔。該塔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占地900平方米,建築面積400平方米,塔高30米。塔的中間有壹個休息平臺,有扶手。登上月臺,長江和縣城盡收眼底。塔為三層方形實心塔,東、南、西、北四面分別刻有“日月明”、“山河雄渾”、“長生不老”、“萬古長青”十六個大字。由安徽原主席、書法家張題寫,莊嚴宏偉。四周花草茂盛,松柏挺立。
10月,銅陵市人民政府將李茂列為市級自然保護區。其範圍由李茂山和相連的天王山組成,山麓外150米範圍內的外圍為保護區。重點保護革命烈士塔和各種樹木植被。目前保護區山場面積約730畝,其中天然林以常綠闊葉樹為主,人工林以火炬松和杉木為主。自然保護區內共有植物250余種,其中喬木和灌木101種,分屬44科,對保護縣城及周邊地區的大氣環境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