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蔡鍔的大兒子,他的生母潘夫人告訴他,當時蔡鍔之所以把妻子和母親送回家,是因為潘夫人懷孕了,想回娘家生孩子,而老母親不習慣北京的生活,想回老家生活,離開了北京。沒有了家庭的羈絆,蔡鍔有條不紊的施展拳腳,與在眾人眼中的感情也到了深情的地步。經常陪蔡鍔去雲集班的欽差大臣楊度,被蔡鍔放蕩的外表蒙住了眼睛。他認為蔡鍔並沒有反對帝制,甚至以師生情為由,力勸蔡鍔去天津勸諫梁啟超。
歷史上有傳言說,蔡鍔在的掩護下,終於擺脫了袁的監視,潛出京赴滇起義。這是壹個極其生動、富有戲劇性的故事。因為他本人對此沒有正式的記述,這壹幕就成了眾說紛紜的傳說。
其中壹個傳說是蔡鍔在日本留學的同學曾坤策劃了蔡鍔的潛逃計劃。蔡鍔假裝浪漫不羈,每天和小鳳仙出去尋歡作樂。壹天,蔡娥和小鳳仙乘車遊到了曾坤華的家。然後蔡娥從曾家後門悄悄逃走,化裝成女人,直奔崇文門火車站,坐上了去天津的專車。
據蔡鍔的密友哈·張寒說,情況完全不同。蔡鍔離京的前壹天晚上,是哈奶奶的八十大壽。蔡鍔應邀出席,興致勃勃地和朋友們通宵打牌,讓袁世凱的特務們徹夜不眠,感到極度疲勞。第二天早上7點,蔡鍔從哈府的側門出來,假意直奔新華門的總裁辦公室。他甚至給小鳳仙打了壹個電話,約好中午壹起吃飯,於是間諜們都因疲勞而麻痹睡著了。於是蔡娥趁機溜了出去,直奔火車站,再也沒有回來。
民國四年,1915月,壹個普通的夜晚,北京八大胡同南半的青樓雲集半,人聲鼎沸,熱鬧非凡。那天是雲集班班長的生日,大院裏人來人往。在北院的壹間廂房裏,小鳳仙故意卷起了窗簾。醫院裏幾雙偷窺的眼睛正密切監視著蔡娥的壹舉壹動。很快,蔡娥起身假裝解手。趁著院裏人多,他溜出雲集班,直奔火車站。這時,小鳳仙隨手放下房間裏的窗簾,然後在桌旁坐下,給自己倒了壹杯飲料。從此,他迷惑了外面的探子,探子看到簾子上晃動的身影,就安定了下來。
蔡鍔和他的家人。
第二天日上三竿,蔡娥還是沒有踏出廂房。值了壹夜班的間諜覺得不對勁,於是不顧長班的阻撓沖進廂房。令他們吃驚的是,廂房裏只剩下小鳳仙壹人,而蔡娥早已不見了。
不管是什麽說法,小鳳仙是因為認識保家衛國的將軍蔡鍔而出名的,而蔡鍔的名字是因為和小鳳仙的真愛而被婦孺皆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