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院校考試內容
筆試科目為職業能力傾向測驗和綜合應用能力(專業),按考試類別分為六類:綜合管理(A)、社會科學專業知識(B)、自然科學專業知識(C)、中小學教師(D)、醫療衛生保健(E)、藏醫護理(Z)。各考試職位對應的考試科目見考試時間表。
1,綜合管理(A類)
《職業能力傾向測驗(A類)》主要測量考生與管理工作密切相關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和數據分析。“綜合應用能力(專業)”主要測試考生的管理角色意識、分析判斷能力、計劃控制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
2.社會科學專業(B類)
《職業能力傾向測驗(B類)》主要測量與事業單位人文社科專業技術崗位密切相關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識判斷、言語運用、定量分析、判斷推理、綜合分析等。“綜合應用能力(專業)”主要測試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調查研究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3.自然科學專業(C類)
《職業能力傾向測驗(C類)》主要測量與事業單位自然科學專業技術崗位密切相關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判斷推理、綜合分析等。“綜合應用能力(專業)”主要測試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數據處理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考生答題時可能需要壹把尺子(應該是沒有計算、存儲、通訊功能的普通尺子),請隨身攜帶使用。
4.中小學教師(D級)
職業能力傾向測驗(D類)主要測試與中小學教師職業密切相關的、適合采用客觀紙筆測驗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判斷與推理、定量分析、策略選擇等。“綜合應用能力(專業)”針對中小學、中專及其他教育機構的教師崗位。主要測試考生綜合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等相關知識和技能分析和解決中小學教學問題的能力。
5、醫療衛生類(E)
《職業能力傾向測驗(E)》主要測試與醫療衛生專業技術崗位密切相關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適合采用客觀紙筆測驗的方式進行考試,包括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判斷與推理、定量分析、策略選擇等。“綜合應用能力(專業)”主要衡量考生綜合運用醫療衛生相關知識和技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綜合應用能力(專業)由醫學基礎知識和崗位專業知識應用能力兩部分組成。其中,醫學基礎知識占60%,所有考生必須回答;崗位專業知識應用能力占40%,分為中醫臨床、西醫臨床(含口腔、康復)、藥學、護理、醫療技術(含醫學影像)、公共衛生管理(含衛生檢驗)六大類。考生應根據報考職位設置的類別,選擇相應的題型類別。
6、藏醫護理(Z)
《職業能力傾向測驗(Z類)》主要測試與藏醫藥(藥學)專業技術崗位密切相關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適用於客觀紙筆測驗的考試,包括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判斷與推理、定量分析與策略選擇。“綜合應用能力(專科)”主要衡量考生綜合運用藏醫(藥)和藏醫護理相關知識和技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綜合應用能力(專業)由藏醫藥基礎知識和崗位專業知識應用能力兩部分組成。其中藏醫基礎知識占60%,所有考生必須回答;崗位專業知識應用能力占40%,分為藏醫(醫學)和藏醫護理兩大類(藏醫專業知識占50%,現代醫學護理知識占50%)。考生應根據報考職位設置的類別,選擇相應的題型類別。
以上是壹年幾次西藏事業單位招聘的全部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