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開的內容:①政策法規?重要條款;②各部門的職責和權限?依據行事?程序?工作的結果?收費規定?服務承諾等事項;(三)部門年度工作目標;(四)上級部門撥付的涉及公共利益的專項資金及其使用情況;⑤為民辦實事的項目及其實施情況?社會福利事業建設;6涉及公民?涉及法人或其他組織權益的事項(重點是行政審批?項目確認?市政建設?征地補償標準?城市拆遷政策?行政處罰和收費?職稱評定?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學費和招生?畢業生就業等事宜);⑦其他需要披露的事項?
2.內部公開的內容:①領導幹部廉潔自律情況;②員工考核?獎懲?任免(職稱晉升)?工資調整;(3)主要財務收支情況?預算外資金管理等。
擴展數據:
政務公開制度
落實黨的十六大?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關於擴大基層民主?保證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精神,繼續推進依法治縣進程,加強對行政權力運行的監督,保持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保證政務公開和經常性?規範並保證公開內容的真實性?綜合?有效性,根據(政府辦公廳關於貫徹落實的實施意見)精神,特制定以下政務公開制度:
1.政府聽證制度
是的,價格?收費?城管?市政?環保?在公共安全等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事項上,要實行聽證制度,讓群眾直接參與行政決策,促進政府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
2.重大問題集體討論決定制度
涉及全縣發展的重大決策?重要幹部任免?重要的項目安排和大額資金的使用,必須按照法定程序,在廣泛協商的基礎上,經過集體討論決定,並向社會公布?
3.專家咨詢系統
各級政府及其部門決定或者處理與群眾密切相關的重要事項時,應當公布方案草案,征求專家意見,廣泛聽取意見,然後再作出正式決定或者處理?在充分采納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再正式公布?
4.問責制度
各級政府和紀檢監察部門要加強對政務公開的監督?檢查確保政務公開的全面實施?我們應該增加報道嗎?投訴的查處,哪裏有舉報?對投訴要認真調查處理,並將情況及時向群眾和社會報告?對實行政務公開不力或不稱職的領導幹部,要給予批評教育;拒絕政務公開或在政務公開中弄虛作假,侵犯群眾民主權利,對群眾反映的問題不認真調查處理的,要追究領導責任?
5.定期通知制度
鄉鎮?各部門每半年至少在系統內通報壹次政務公開情況,對工作認真負責?成績明顯的要表揚,工作不要表揚?有問題就應該批評教育嗎?限期改正?
6.投訴舉報系統
設立投訴熱線?舉報箱,及時調查處理群眾投訴的問題?人民部門實名投訴舉報,就應該直接把處理意見反饋給我,切實取信於民?
7.社會監督體系
定期還是不定期召開座談會?發放咨詢單?個別走訪等形式,征求群眾意見建議,主動接受新聞媒體輿論監督,確保監督渠道暢通?
8.新聞發言人制度
新聞發布會每季度召開壹次,市政府辦公室具體負責組織實施?政府辦公室主任?縣委宣傳部的頭頭們充當發言人,他們會代表縣委?政府就社會廣泛關註的話題發布新聞並接受記者采訪?
9.電子政務系統
已經實行網上政務公開的部門?各單位要以服務公眾為中心,進壹步完善各項內容,逐步實現電子網絡支付?咨詢?辦證等服務使電子政務和開放互為依托,相互促進,給更多人帶來便利?快速服務?
10.公共評估系統
要通過多種形式,鼓勵基層幹部和群眾高效辦事?監督服務質量,認真收集和聽取群眾意見,公開征求意見,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政治公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