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幫助。心理咨詢的雙方,即來訪者和咨詢者(心理學家),其咨詢動機是不同的。來訪者的動機是尋求幫助,咨詢師(心理學家)的動機是提供幫助。心理咨詢不是簡單的討論,而是心理咨詢師通過討論等方式,幫助來訪者解決尋求幫助的心理發展或適應問題。
幫助的意義是:緩解來訪者的心理壓力;改變遊客錯誤的認知觀念;引導來訪者掌握自我調節方法;幫助來訪者重新建立社會適應行為;促進來訪者更好地了解自己;鼓勵遊客探索和利用潛在的積極因素。
心理咨詢的特點
互動。心理咨詢的來訪者和咨詢師(心理學家)是雙向交流、相互影響的互動關系。也就是說,來訪者發出信息“刺激”,咨詢師做出言語和行為“反應”,同時,這種反應作為反饋信息“刺激”作用於來訪者,使其進壹步發出信息刺激“反應”。
這就需要雙方建立壹種自然、和諧、信任的良性互動關系,讓來訪者自由地表白自己的感受,把求助的問題全盤托出。如果雙方都疑心重重,互相提防,就很難達到心理疏導的目的。
心理上。心理咨詢僅限於心理問題。求助和援助的範圍是發展或適應中的問題或困難,解決心理問題的手段是運用特殊的心理學方法。雖然大多數心理問題都是由生活事件直接引起的,但如果求助和幫助的重點都放在如何解決具體的生活事件上,必然會偏離心理咨詢的初衷。
循序漸進。試圖通過壹次心理咨詢徹底解決發展問題或適應困難是不現實的。這不僅是因為這些發展問題或適應困難是長期心理和社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也是因為心理和社會因素本身極其復雜。
雖然來訪者求助的心情很迫切,希望壹下子解決問題,但咨詢師(心理學家)也不能希望壹勞永逸,而應該循序漸進地啟發來訪者,循序漸進地提出要求,讓他在較低層次成功的基礎上逐步取得更大的成功,最終解決預期的問題或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