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化建設在建設工程質量監督中的應用
建設工程質量監督信息化建設以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綜合體系為基礎,由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系統、混凝土跟蹤動態平臺和工程質量檢驗監督平臺組成,實現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模塊化、標準化、信息化閉環管理。該系統以工程為載體,將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的質量管理體系與混凝土跟蹤動態平臺、建設工程質量檢查監督平臺進行整合,對工程質量進行及時控制和跟蹤。
(1)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系統。壹是以質量監督過程為主線,由質量監督部門建設工程質量監督驗收、質量監督方案、質量監督檢查記錄、常用原材料和構配件不合格檢測報告、主要分部工程質量驗收監督、竣工驗收監督、監督報告、竣工驗收備案、工程備案、工程檢查評定、投訴、質量問題整改、責任主體行政處罰、不良行為記錄、強制性條文執行管理、遠程數據傳輸等組成監督平臺。二、參與項目活動的各方(主要是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等。)來自監理項目、監理規劃、監理實施細則、施工方案、監理資料和施工資料等相關信息;三是收集混凝土質量跟蹤動態監管系統和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監管平臺的實施數據。
(2)混凝土質量跟蹤與動態監管系統是在混凝土生產企業的塔內安裝“黑匣子”,利用“黑匣子”和無線傳輸技術,實現預拌混凝土配合比的實時上傳。混凝土生產實時采集系統采用“黑匣子”和無線傳輸技術,無需改造混凝土攪拌站的“工控機”,直接采集投料數據,當實際投料數據偏離設計配合比時,特別是水泥用量低於各等級混凝土的最低水泥用量限值時,自動報警。
(3)在建築工程質量檢驗監督的基礎上,建立建築工程質量檢驗監督平臺,保證檢驗數據的真實性:利用物聯網和二維碼技術,見證人在對建築材料或構件進行抽樣檢驗時,在抽樣樣品上附加二維碼標記,通過智能手機終端綁定見證人相關信息, 從而可以通過GPS對樣品取樣過程進行定位和拍照,並記錄樣品信息,形成樣品的唯壹標識; 檢測機構在采集樣品時,通過檢測監管信息系統讀取、核對取樣、運輸過程中的信息,對見證送檢全過程進行跟蹤,確保樣品的真實性。二維碼貼紙具有粘貼牢固、防水、防撕、防復制、防重復使用等功能。,較好地加強了樣品標識、流通跟蹤等環節的管理,在壹定程度上解決了樣品和來料兩張皮、樣品更換等問題。利用互聯網網絡數據交換平臺實現工程質量檢測數據和報告的在線監管,實時了解檢測機構的檢測狀態,保證了檢測數據的真實性。該平臺利用物聯網和二維碼技術,跟蹤見證交付全過程,確保檢測樣本的真實性。利用互聯網網絡數據交換平臺,可實現工程質量檢測數據和報告的在線監管,實時了解檢測機構的檢測狀態。
2.建設工程質量監督信息化的設想
(1)成立專門機構或部門,在建設行政主管的統壹領導下,研究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的政策和手段,協調相關部門,大力推進建設工程質量監督信息化進程。
(2)在混凝土質量管理中,采用“黑匣子”和無線傳輸技術,實現攪拌和投料數據的實時采集和上傳,保證配料信息的真實;在建築工程質量監督中,運用二維碼、RFID電子芯片等信息技術,確保建材樣品的真實性、可追溯性和鏈式、閉環管理。
(3)關於信息系統的硬件保障,選擇專業的電信機房進行服務器托管,避免因機房臨時停電、斷網、潮濕等原因影響系統的正常穩定使用,從而影響信息普及;選擇專業、有實力的應用軟件開發商進行系統開發,避免軟件服務水平低、技術水平低等問題。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