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委自成立以來,在流域規劃、水資源管理與保護、水行政、防洪抗旱、水土保持、河口治理、灘塗開發、水科學研究、工程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特別是“十五”以來,珠江流域防洪、水資源開發利用和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西江龍灘、右江百色水利樞紐等主要支流防洪骨幹水庫開工建設;廣州、南寧、梧州、柳州堤防工程,北江大堤和珠江三角洲五大堤防等河海堤防工程全面啟動。珠江口東四河口治理初見成效。現在,由珠江水利委員會科學研究所研制的珠江口潮汐物理模型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為珠江口的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列入全國病險水庫規劃(第壹批)的大、中、小(壹)型水庫除險加固基本完成;同時,防洪減災非工程措施建設得到加強。目前,珠江流域防洪調度已經實現了數字化和信息化管理。在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方面,先後建成了雲南柴石灘水庫、貴州王二河水庫、榆社水庫。啟動了“潤電”、“子千”壹期工程,解決了滇黔桂貧困山區大部分人畜飲水困難,安排了滇黔桂粵瓊大規模灌區改造和節水示範工程。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方面,實施了國家水土保持生態修復試點工程、退耕還林工程和珠江上遊南北盤江石灰巖地區水土保持綜合治理試點工程。水土保持生態建設開始由分散治理向規模化治理轉變,由保護性治理向開放性治理轉變,由粗放治理開發向集約治理開發轉變,治理區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有效控制。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社會的不斷發展,珠江委的各項事業也蒸蒸日上,呈現出壹派繁榮昌盛的景象,參與國際科技和管理交流也越來越頻繁。目前已與日本、法國、荷蘭、葡萄牙、泰國、孟加拉、香港、澳門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業務聯系。
地址:廣州市天壽路80號珠江水利大廈郵編:51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