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有沒有遇到過工作要求不到位,任務分配打折扣,部門之間關系緊張,合作成本高等問題?如果有,很可能是溝通有問題。
組織管理學家巴納德曾說過“溝通是將組織成員聯系起來以實現同壹目標的手段”。沒有溝通,就沒有管理。從某種意義上說,管理的本質是溝通。
職業航海圖
那麽如何有效溝通呢?
1.有效地傾聽。
英國管理學家L·王爾德曾說過“有效的溝通始於傾聽,止於回答”。
01:19
專業導航:如何有效溝通
視頻中還提到,雖然溝通能力包括傾聽能力、表達能力和辯論能力,但沒有傾聽,溝通就變成了自說自話。
在交流中,要反應性地傾聽,避免中途打斷對方的發言。
所謂反應式傾聽,是指重復剛剛聽到的內容。當然不是機械的重復鸚鵡學舌,而是要用自己的話簡潔的說出來。否則會讓人覺得敷衍,反應過度,也會打斷說話人的思路。
避免中途打斷對方,也不要猜測別人想說什麽。回應的時候,等對方完全表達完了再說,否則對方會很尷尬,別人還沒表達完。妳能確定妳已經理解了對方要說的話嗎?容易引起不成熟的評論和不必要的誤解。
還有壹點需要註意的是:不要刻意表達自己在聽。比如有的人在聽的時候會做筆記,並給予及時的回應。其實只要妳真的在聽,想明白對方在表達什麽,對方就能感受到,沒必要刻意去表達。
就像在課堂上,總會有很多學生主動記筆記,但往往最後認真聽講,按照老師思路去做的學生收獲最大。筆記往往只記錄文字,往往想法和弦外之音才是最關鍵的。
2.相互感同身受。
心理學的情感力量來源於同理心。那麽共情在溝通中是必不可少的。雙方都要能理解對方,想想對方為什麽這麽說。並給予對方足夠的尊重。
不要急於反駁對方表達的觀點,也不要過於武斷地表達“我以為”的觀點。否則會陷入自己的邏輯圈,導致自己不理解別人,抱怨對方不理解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非常急於表達自己。畢竟每個人都有表達自己的欲望和需要,但是這種情緒下說話的語氣和語速都不利於良好的溝通。
3.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有效的溝通還需要良好的語言能力,有意義的發言和有序的發言。
溝通就是在溝通中達成壹致的想法或觀點。妳需要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對方明白妳在說什麽,這樣對方才能更好的理解。這就需要妳學習和吸收更多的信息和知識,通過結構化的思維形成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在管理中,大部分企業領導可能有壹個誤區,就是領導做決定,下屬只需要執行,不需要溝通。這往往導致管理者說什麽就說什麽,員工不能很好的理解決策背後的意圖,不利於工作的落實。
另外,作為管理者,交代完任務後,可能會有以下沒有任何異議,但是做的時候就不壹樣了。這時,避免這種情況的有效方法就是溝通,和下屬確認對方是否理解,必要時要求下屬重復壹遍。
相應的,作為員工,有什麽問題,盡量提出來。解決問題是目標,不確定的地方妳要及時和領導確認。否則只會在錯誤的方向上越走越遠,努力了工作還沒做好。久而久之,必然會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溝通是建立人際關系的橋梁。無論妳扮演什麽角色,有效的溝通都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