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日期:1965學歷:大學。
企業:郭忠控股籍貫:上海
畢業學校:上海第二職工大學工業自動化
經驗
張洋在赴港初期確實進行了內地與香港之間的貿易,並很快完成了原始積累。從65438到0989,26歲的張洋移居香港,涉足房地產、餐飲、酒店等行業。香港回歸中國之前,就開始在內地投資。目前投資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和香港。2001,張重組公司業務。“郭忠控股”72.5%的銷售額來自金融業,他在2002年3月收購了壹家證券公司。
記者:《向日葵》的劇本寫了兩年。這段時間妳在積累感情嗎?
張洋:創作壹個好的劇本很難。另外,《向日葵》是我自己寫的。通常我拍完壹部電影後要花很長時間反復思考,也寫不快,所以花了兩年時間修改。
記者:向日葵的投資是12萬元。妳覺得投資高的電影票房會有壹定保證嗎?
張洋:投資不是直接的關系。投資只是電影制作規模的擴大。如果投資大,可以用於設備和生產。《向日葵》的制作成本比普通電影多了三四倍,所以拍攝的信心增強了。
記者:《向日葵》為什麽選擇孫和的搭配作為演員?
張洋:選擇陳沖的部分原因是考慮海外市場。如果向日葵依賴國內市場,顯然是不可能收回成本的。陳沖也非常適合這個角色。我去美國開機前和她聊了聊,發現她對父母的理解和我們壹樣。並不是因為她生活在國外,她的想法就變了,她表達的正是我們需要的。她是電影裏壹個普通的母親,她能找到人物內心的感受。孫在片中是壹個知識分子,也有自己的個性。
記者:《昨日》通過在電影語言中加入戲劇舞臺來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妳會繼續這種風格嗎?
張洋:不壹定,要看每部電影的情況。我不能用同樣的方式選擇劇本,而是根據電影的主題。
記者:相比張藝謀的《活著》和賈的《站臺》,《向日葵》有哪些時代的變化?
張洋:事實上,我沒有特別描繪時代背景。
只需在《向日葵》所反映的三個時代的發展過程中選擇壹年,比如70年代選擇1976。《向日葵》通過家庭關系來表達人物的命運和故事,時代只是背景,而不是描繪時代的重點。在人物故事的發展過程中,也有壹些事件,比如粉碎四人幫,通過壹些場景的演變來說明故事的進程。
記者:妳的電影獲得了很多國際獎項。妳認為贏得獎項能提升妳的電影的商業利益嗎?
張洋:商業是壹個必須實現的目標。但是在拍攝的過程中,我覺得我關註的是我想表達的東西,而不是我的片子賣得好不好。每個電影人都有不同的想法。也許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通過壹些渠道來實現我想在影片中表達的東西。
記者:現在很多年輕導演都建立了自己的風格。妳對他們自己的風格有什麽看法?
張洋:建立個人風格是好事,因為有了自己的風格,電影就有了標簽。許多年輕導演發現很難做到這壹點。(那賈呢?)他有自己的電影語言。還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還在實驗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