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東臨霧蒙蒙的黃海,屬於沿海暖溫帶季風氣候。美麗的氣候給大自然帶來了充沛的生機,也給人類帶來了太多的好處。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2℃,降水量750.4毫米,相對濕度69%,日照時數2726.4小時。
天空下是碧藍的大海,綠色的山丘和土地,蜿蜒的河流。183公裏的海岸線,像壹條美麗的飄帶,巧妙地將陸地和海洋分隔和連接起來;沿著這條美麗的曲線,妳可以欣賞到即墨的沿海地理風光。晴天,丁字灣、橫門灣、鰲山灣、小島灣等碧波蕩漾,美麗可愛。女島港、太平港、考頭港、七溝港,在激動人心的魚季,洋溢著人類生活的熱鬧和歡樂。至於田橫島、大觀島、白馬島、馬龍島等20多個島嶼,它們臥在碧波之中,如牛馬,或赭色或黑色,各有千秋,有壹種“難以言喻”的美。然而,最實際的好處是那些平坦的淺海和沙灘,它們慷慨地向當代即墨傳播了無盡的魚鹽好處。1984年,壹個17500畝的養蝦場收獲了536噸巨型對蝦,使即墨成為全國五個“重點養蝦縣”之壹。1987年蝦場擴大到43000畝,收獲鮮蝦2405噸。從金沙灘往上走,940多平方公裏的低山丘陵,100多座丘陵低矮起伏,向南沖向老峰。全縣20多萬畝林地的綠色,大部分都渲染在這起伏的山溝裏。全縣各類水果年產量1.600多噸,大多出自這個香山溝。
該縣東部是山區,西部是農田。該縣西半部785平方公裏的平疇是膠萊平原的東部邊緣,土壤肥沃。從65438年到0987年,全縣生產糧食47.56萬噸,大部分來自這個“西北谷糧店”。
即墨東南靠嶗山,西北靠蛟尾河谷,所以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東部河源較短,奔流入海。西部河流多蜿蜒緩流,歷史上多有澇淤災害。大沽河、古武河和桃園河環繞著該縣的北部和南部邊界,而洪江、劉浩河和淮河則與內地相通。
隨著歷史的滄桑和時代的突變,青島、煙臺的南“門”和北“窗”突然被打開,膠東腹地的氣象為之壹新。即墨曾經的壹隅之地風雲突變,南臨青島,北接煙臺,是南北交通的咽喉。延慶、青石公路必經縣城,吉焦、藍燕鐵路在境內交匯。這個“地理位置”是獨壹無二的。
古老的即墨充滿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