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李校長任我校校長。當時他51歲,中學壹級教師。
當其他校長忙著評高級職稱的時候,他在校務會議上說,我壹個人被評高級職稱,不值得驕傲。如果我當了幾年行政,我們學校所有合格的老師都能評上高級職稱,那將是我們的驕傲。他壹次次給老師機會:頒獎的機會,升職的機會。直到升任教育局局長,他還是壹級教師。
他總是身先士卒,他說,如果我不做班主任,不上課,我怎麽能理解班主任的忙碌和課改的方向!就像壹艘大船,我相當於壹個舵手。如果我不知道方向就盲目前進,船可能會觸礁。
所以校長壹定不能脫離教學壹線,不然怎麽制定政策?如何聽課和評課?李主席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壹直帶領九年級畢業班班主任教兩個班的數學。有時候中心學校臨時通知開會,時間和他上課時間重疊,他就找其他領導代替他去開會,自己去上課。
他說自己首先是老師,然後才是校長。會議精神可以由別人傳達,但他不會讓任何壹個老師在他的課堂上代他傳達。為此,李校長在中心校也很有名氣,是缺席會議最多的校長。
擴展數據
現在很多學校的現實是領導和老師分成兩大陣營。領導高高在上,老師低眉順眼,兩廂安全。然而,在幕後,領導為老師爭名奪利,老師們暗中刁難領導。看似團結的整體,其實是壹團亂麻。
很多學校領導都是老師出身,但又不想回到老師身邊,不想聽老師的訴求,想把所有的榮譽都占為己有。有的領導連高級職稱都評不上,更別說其他老師了。
有的領導已經是市裏的模範教師了,還想要省級優秀教師。有這樣的校領導,學校的凝聚力可想而知。
參考資料:
人民日報-人民日報:領導不等於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