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考研:航空航天心理學研究領域
航空航天心理學的研究領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飛行員的心理選拔與訓練。心理選拔和訓練的目的是培養心理素質和心理特征合格、勝任本職工作的航空或航天飛行員。根據航空飛行訓練的經驗和科研成果,合格的飛行員必須具備優秀的心理素質和適宜的心理特征,如感知迅速準確、註意力分配和轉移廣泛靈活、身體動作協調、動作模仿能力好、記憶和思維能力強、飛行意誌強等。2.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航空航天工程心理學側重於嚴格的心理選拔和合理的訓練,以提高人們的飛行能力,滿足飛機和武器系統發展的需要。然而,由於飛機飛行高度、速度和機動性的不斷提高,飛機駕駛艙內的儀表和控制設備急劇增加,飛行中提供的眾多且不斷變化的信息有時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人類認知和行動反應的極限。因此,提出傳遞飛機動態信息的途徑和方法要考慮人的生理和心理功能特點,飛機的設備要便於人的應用,這就為航空工程心理學的產生創造了條件。3.航空航天環境心理學在大氣中飛行,飛行人員會受到高空缺氧、低氣體、劇烈溫度變化、加速度、振動、噪聲、眩光等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大氣層外的太空飛行受失重、座艙狹窄、離地時間長的影響更大。這些因素可以明顯改變人的感知、動作反應和情緒狀態,不利於飛行工作。情緒應激和異常情緒反應是航空航天心理學遇到的心理健康問題。如何有效地進行放松訓練和心理治療,減少過度緊張或異常反應,正引起學者們的關註。此外,機組成員之間性格和氣質特征的相容性也是航天心理學研究的問題。在日常生活環境中,人的壹些性格特征和行為可以被原諒,也可以完全不在乎。然而,在宇宙飛船的狹小空間裏,人們不得不緊張地面對面呆上幾天甚至幾個月。這時,壹些性格特征和行為就會成為讓別人厭煩甚至讓人感到不安的刺激。因此機組人員之間很難相處,有時還會產生矛盾,阻礙飛行任務的正常完成。因此,在選擇飛船的船長和其他人員時,必須從心理學的角度註意船員性格和氣質特征的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