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徑壹:通過學校官網查看導師簡介。
(1)進入部門列表
(2)輸入意向報考部門,查詢導師名單。
路徑二:通過專業的學術網站。
學術網站或圖書館搜索導師的著作和文章。學習這些文章,了解導師的學術研究。很多導師的論文都是在國外期刊上發表的,也要註意收藏~
比如中國知網,點擊鏈接-& gt;ki.net/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
途徑三:直接聯系導師(註意方法)
如果妳住在妳申請學校所在的城市,妳可以抽時間聽聽導師的課,甚至可以試著在課後和導師交流。這是直接了解導師的好方法。比如可以去學校看看相關的公告,導師的講座等。如果復試的時候導師找妳面試,就是最好的接觸機會。
路徑四:通過身邊的人。
如果妳有兄弟姐妹或者同學恰好是導師,或者和導師有壹定的聯系,可以通過他們了解以上四個方面的信息,尤其是師生戀的情況。因為導師的態度、原則、要求以及與學生的日常交流,甚至導師生活中的壹些個人喜好,都會在他與周圍人的接觸中表現得淋漓盡致。通過他的學生或熟人獲得的類似信息,是其他途徑得不到的。
自我形象——印象管理的核心
如:積極生活,樂觀開朗,執著追求學習,思維活躍。性格開朗、思維活躍的學生,讓人感到充滿活力;執著的追求是科研必備的品質,這種執著的精神有時會感染導師,留下美好的印象。
第壹印象——印象管理的關鍵
壹種方法是發送電子郵件。在郵件中,簡單介紹自己,表達對導師的敬佩是必要的,但這並不是拉近與導師關系的最佳起點。問相關的專業問題是比較好的切入方式。這種詢問容易引起導師的註意,引發相互交流,為進壹步交流留有余地。電子郵件是聯系導師的必要方式,也是首先要做的事情。
第二種方式是給導師打電話,這是最難把握的方式,但是很多考生因為距離問題不得不使用這種方式。這種方式包含了太多的不可預測性,如果第壹次電話不成功,再聯系就更難了。建議妳先用電子郵件聯系導師,然後在適當的時候給導師打電話。
鞏固聯系——印象管理的延續
在與導師第壹次接觸後,加強聯系,保持聯系的連續性,從而加深導師對妳的印象是非常重要的。
借助電子郵件,通過進壹步交流學術研究感受和觀點,考生和導師之間的聯系會逐漸加強。
溝通禁忌——印象管理的雷區
禁忌壹:把隱私當信息。了解導師的信息絕不是探究導師的隱私,而是從導師的學習經歷、目前的工作情況、學術研究情況、師生關系四個方面對導師有所了解。
禁忌二:初次接觸不成功後的消極自我暗示。有些考生在第壹次接觸導師後,覺得導師不夠熱情,或者自己表現不夠好,給導師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所以消極悲觀,這是片面的,不科學的。導師第壹次接觸陌生學生,不會表現出強烈的情緒化傾向,所以沒必要太在意導師的熱情。記住,第壹印象很重要,但即使第壹次接觸不順利,第壹次表現的不足也可以在進壹步的接觸中修復。
禁忌三:經常聯系導師。過於頻繁的接觸,不僅影響導師的正常生活,還會讓導師感到厭惡,影響妳的判斷。和導師接觸的不是次數,而是每次接觸的質量。適當而恰當的接觸是鞏固聯系的最好方法。
聯系老師,記得不要撒網抓魚。
很多同學的壹個通病是,在得知老師的郵箱地址後,同時發了很多郵件,以為這樣對他很有利,從願意接受他的老師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壹個...
最好的辦法是這樣的:先把妳要應聘老師的順序整理出來,然後按照這個順序聯系老師,最後壹個老師給妳明確的答案後再決定是否聯系下壹個老師。確定聯系好導師之後,剩下的事情就是準備復試或者和老師面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