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誰在龍華烈士陵園寫詩?

誰在龍華烈士陵園寫詩?

1927 0年3月21日,上海工人階級在中國* * *生產黨領導下取得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正當人們慶祝的時候,形勢突然發生了變化。12年4月,蔣介石發動了反革命政變。位於楓林橋以南的國民革命軍上海總司令部特勤處、特別軍法處、上海警備司令部成為政變的指揮中心。這裏,還有民國17年龍華的淞滬警備司令部,還有漕河涇的江蘇第二監獄,都是關押、迫害、屠殺* * *生產者、革命者的地方。血灑籠罩上海。

民國16 ~ 26年內戰期間,這三個窯洞因囚禁、屠殺了大量革命黨人而溶於中國歷史,成為歷史的重要見證。

在這裏,成千上萬的革命者被關在監獄裏。面對敵人的酷刑,他毫不畏懼,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陳延年、趙世炎、羅亦農、彭湃、楊殷、陳喬年、楊匏安等壹大批深受人民群眾尊敬和愛戴的黨的優秀兒女,在這裏壯烈犧牲,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流盡了最後壹滴血。

烈士的鮮血染紅了龍華大地。雖然殉難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但時間的流逝並不能抹殺烈士們忠誠於人民的不朽革命精神。烈士們的奮鬥史,烈士們革命生活的高尚風範,感人肺腑的詩詞和遺書,給當代和後代留下了無價的精神財富。人們可以看到在艱苦的革命鬥爭和敵人的監獄、法庭、刑場的惡劣環境中,烈士們是如何對待自己的職責、權力、榮譽、財富、家庭和親人的。在嚴峻的生死關頭,他們的信念更加堅定。為國為民,展現了高尚的人格力量和剛毅的革命氣質,成為億萬人民學習的榜樣,激勵人們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祖國的道路上奮進。

“龍華壹直揚著大風。”為了緬懷先烈,黨和政府於1967在漕溪路西側建立了上海烈士陵園。1988國務院批準龍華24位烈士殉難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下,宏偉莊嚴的上海龍華烈士陵園重新規劃建立,人們虔誠地稱之為上海的“雨花臺”。

懷念死去的朋友

郭沫若

朋友,妳的銅臉好像還在眼前。

妳略帶口吃的聲音似乎還在說話,

但是妳的頭已經被鋸了,鋸了,

我仍然不知道妳被丟在哪裏。

但是我們都不悲觀,

我們相信革命有最後勝利的機會。

可悲的是,像妳這樣熱心的同誌更少了。

可悲的是,很多勇敢的夥伴都犧牲了。

註:死黨指孫炳文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