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日報安山治】對某些人來說,這可能是壹件很簡單的事;對於其他人來說,可能是壹個夢寐以求的願望——那就是回到大哥和老二都沒回過的娘家。那些從越南嫁到韓國的移民婦女,過著緊巴巴的生日,從來不敢奢望回娘家,甚至做夢都想回娘家。《婦女中心》帶著暖心演員張瑞希去了這動人的壹幕。早上七點,我壹走出河內飯店,就感覺到熱氣撲面而來。為了避暑,我們上了停在門口的35路公交車。張瑞希昨天飛往越南時感覺不太舒服,壹大早就把暈車藥貼在耳朵上。張瑞希坐在車中間後,攝影師趙世賢和婦女中心的工作人員也上了車。這輛來自河內的公共汽車正開往壹個叫海防的小城市。這壹次,我們的導遊向我們解釋說,雖然到達第壹所房子的時間預計是三個小時,但實際情況可能需要三到六個小時。導遊說,要看路況等諸多變量。現在的越南就像上世紀70年代的中國——高速公路上摩托車比汽車還多。韓國女性財團策劃的慈善活動“Fly”將選出30個婚後長期不回父母家或因經濟困難不敢奢望回父母家的移民家庭,然後送回父母家。在三星生物的支持下,這項公益活動已經進入了第四個年頭。在《女性中心》的9月刊中,當選擇演員時,我立刻想到了張瑞希。雖然這是壹次快樂的相遇,但也是壹次辛苦的“同行”。在為數不多的能真誠參與其中的演員中,張瑞希是其中之壹。雖然在張瑞希拍攝新電影的日程迫在眉睫,但在聽到這個公益項目的目的後,張瑞希抽空參加了這個活動。佛教徒張瑞希認為壹個重要的藝術家應該修行。
張瑞希說,雖然這麽說有點客氣,但用同等程度的愛來回報觀眾給予的人氣和愛,是“理所當然”的。但是,我還是有點擔心“見到那家人後該說些什麽”。在來越之前,張瑞希通過他的經紀人向我們傳達了他想更多了解的家庭故事。見了這家人之後我該說什麽...陪同張瑞希的記者告訴張瑞希,即使是來韓留學的移民婦女,幾年後回國時也會覺得找到了自己的根。
/bbs/viewthread.php?tid=69788。extra=page%3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