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展數據:
具體來說:
1.不同的實體有不同的資金來源:
事業單位:屬於事業單位法人。資金來源主要是國家財政撥款。企業和公司:屬於企業法人。資金來源主要是融資或股東投資。
2.成立的目的是不同的:
機構:多由國家機關和地方政府設立。不以盈利為目的,而是為了服務國家或社會的需要,為了公眾的利益。企業和公司:以盈利為目的。
3.不同的管理主體:
機構:主要由政府主管部門負責。機構往往有其下屬的政府部門。政府部門主要依靠行政法規、規章、條例、命令和政策來領導和管理事業單位。企業和公司:都是在法律法規允許的範圍內,遵守企業(公司法)進行自我管理,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4.分類不同:公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規定,公司的主要形式有無限責任公司、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公司、股份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不同於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和事業單位。我國現行公司法規定的公司分為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事業單位:教育機構、科技機構、文化機構、衛生機構、社會福利機構、體育機構、交通機構、城市公共機構、農林牧漁水利機構、信息咨詢機構、中介服務機構、勘察設計機構、地震監測與預防機構、海洋機構。
企業分類:獨資、合夥、公司制企業。公司制企業分為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公司;內資企業、外資企業和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全民所有制、集體所有制、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無限責任公司、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子公司等。
5.是否納稅:
企業(包括公司):在經營過程中,需要向國家納稅。機構:不需要繳稅。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機構
百度百科-公司百度百科-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