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精神衛生機構
心理醫院
兒童心理咨詢網基本信息
題目:藝術與視覺
作者:(美)魯道夫·阿恩海姆
譯者:滕守堯朱江源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發布時間:1987或1998。
這本書以格式塔心理學為基礎,裏面的案例都是通過大量實驗得出的,可靠性很強。主要以視覺藝術為主,不僅僅是兒童心理學,兒童心理學中關於兒童視覺思維的這些章節的描述和分析,以及大量基於格式塔心理學的實驗,都是兒童視覺思維不可或缺的。其中包括不同年齡的孩子會如何以不同的方式看待透視,以及如何通過圖形描繪他們所看到的東西等等。想研究兒童心理,不要錯過精彩內容。
書中關於兒童視覺心理的章節
壹、第三章第23節:想象
想象力是不可或缺的,因為藝術的主題本身無法提供壹個形象來表達自己。形象是人創造的。壹個藝術家不能隨意用別人創造的現成形象來表達自己的特殊體驗,必須親自為自己的體驗創造形象。在這方面,最能說明問題的例子就是兒童畫。當壹個孩子開始使用顏色和形狀來創建圖像時,他首先要做的是創建壹些方法來通過使用現有的媒體來再現他所經歷的對象。孩子們偶爾會從...
二、第四章第壹節:孩子為什麽要這樣畫?
從兒童早期的繪畫中,我們看不到細節和透視變形。我們如何解釋這種現象?既然人們承認這些早期繪畫形象與兒童實際看到的不壹致,那麽就有必要找出這種不壹致的原因。有些人認為孩子不能...
三。第四章第二節:理性理論
在兒童畫給出的各種解釋中,最古老的(但仍然是最流行的)解釋是,由於兒童畫的東西與他們看到的東西不同,這種差異的原因只能從某種理性活動中找到,而不能從感知中找到。按照這種解釋,兒童畫只是...這真是壹個奇怪的談話。眾所周知,在初級發展階段,心智的主要特征是完全依賴於知覺經驗。對於那些幼小的心靈來說,事物就是他們所看到的、聽到的、觸摸到的或聞到的。當然...我舉上面的例子來說明,在繪畫活動中訴諸理性的是很少的...
四。第四章<發展>第三節:孩子畫的圖像就是他們看到的。
如果人們能更早地找到更合理的理論來解釋上述話題...兒童和原始部落畫的畫充滿了壹般的特征和不變形的形狀,正是因為他們畫出了他們所看到的東西。然而,這並不是這個問題的完整答案...如果壹個孩子用壹個圓來復制壹個人的頭部,這個圓不是從壹個特定的頭部獲得的...
動詞 (verb的縮寫)第四章第四節:媒介到第十七節:教育的影響,也就是從第壹節到第十七節,是兒童視覺思維表達在平面上看到或想象到的東西的關鍵部分。第十八節:雕塑形式的誕生通過雕塑形式進壹步分析兒童的視覺思維,兒童的心理方面逐漸減少。作者:皮亞傑,英格蘭和蓋爾代特。
《兒童心理學》是皮亞傑和英國人蓋爾代特寫的壹部重要著作。在本書中,作者從“發生認識論”出發,系統地考察和研究了兒童知識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並將這壹過程分為三個連續的階段:知覺-運動、操作和青春期前。作者對每個階段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各種內外因素進行了細致的分析,並有大量詳實的感性實驗材料進行論證。同時,他也指出了自己觀點中傳統觀念的偏頗。因為這本書裏有很多抽象難懂的術語,所以很難讀懂這本書。不過,這本書的觀點非常明確,文字也相當簡潔。本書共分六章,共24節,十余萬字。於1966年以法文出版,並於1969年翻譯成英文。1980由吳復元翻譯成中文,商務印書館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