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還有其他筆名,如青青、洪瀨、廢名等。,字就放棄了。因為老舍出生在農歷的立春,他的父母給他取名為“春情”,這可能意味著慶祝春天的到來和有壹個光明的未來。
上學後,我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舒社宇,意思是“放棄自己”,也就是“忘我”。北京滿族是紅旗人。中國是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他是新中國第壹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壹家四代》、《茶館》等。
老舍壹生都在無私地工作。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模”。1966年,由於文革中的惡毒攻擊和迫害,老舍被迫沈入北京太平湖。
延伸信息老舍之死
1966年8月23日,時任北京市文聯主席的老舍大病初愈。本來醫生讓他多培養,他卻恨不得去辦公室工作。
當時全國都沈浸在文革的激情中,老舍也不例外。作為文聯主席,他要去工作,投身於這場火熱的革命。
這壹天,紅衛兵,老舍曾經寄予希望的孩子們,要在成賢街夫子廟燒壹批價格不菲的京劇戲服,因為是“四舊”,不得不無情地燒掉。
紅衛兵覺得光燒戲服不夠,臨時決定去文化局抓幾個領導批評壹下,烘托壹下氣氛。
文聯就在文化局隔壁,紅衛兵臨時決定拉幾個文人陪同。這時,老舍正好在文聯的會議室開會。
八月天氣仍然很熱。紅衛兵在老舍背上塗了厚厚的漿糊,貼上姓名、職務、罪名等信息。
老舍和30多位文化名人被卡車拉到夫子廟的小廣場,跪成壹圈,中間是收來的戲裝。戲服被點燃,火光沖天,老舍等人被火熏得喘不過氣來。
叛逆的學生大多是女中學生。他們壹邊喊口號,壹邊揮舞皮帶,折磨文化局領導和文聯的文人。這個場景後來被陳凱歌在電影《霸王別姬》中還原。
造反的學生還拖著文聯的書去燒。老舍愛書,作為文聯主席,他試圖阻止學生燒書,引來無數人拳打腳踢,直到頭破血流。
批評壹直持續到晚上。老舍老了,大病初愈。當時北京革委會擔心她會死,就把她壹個人帶到了文聯。
然而,壹大群紅衛兵早已在文聯大院裏等著妳了。他們喊口號批判老舍這個反革命歹徒。但是,他們不知道老舍到底是幹什麽的,寫了什麽書,犯了什麽罪。他們什麽都不知道。這時,另壹位壹同被批判的文聯同事站出來揭穿老舍:“老舍解放前把《駱駝祥子》的版權賣給美國人,他拿的是美元。”
絕望的紅衛兵抓住了救命稻草。他們喊著口號,批評他們。他們激動得動了手。整個人群陷入了壹種莫名的興奮,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這麽做。老舍被踢,被打,被揪頭發...他的襯衫被撕破了,鞋子也丟了。這位67歲的老人被毆打致死。
在場的革命委員擔心老舍會被打死,就報了警,把他帶到了派出所,理由是老舍是“現行反革命”。但青年紅衛兵不甘心,追到派出所,痛打老舍等反革命分子至深夜。
老舍的妻子胡潔清接到通知,深夜去派出所接老舍。她找了輛三輪車拉老舍回家。回家前,革委會告訴老舍,第二天必須帶著“現行反革命”的牌子到文聯報到。
回到家裏,老舍的背心和傷口粘在了壹起。胡傑青不得不用熱水慢慢濕潤棉花,最後才脫下來。
老舍早上催老婆馬上去上班。
妻子走後,家裏只剩下三歲的孫女舒悅和年邁的保姆。
茶館裏,王利發自殺前拉著孫子的手說:“來,跟爺爺說再見。”
老舍出門前還走到三歲的舒悅面前,彎下腰,牽著她的小手,慢吞吞地說:“跟爺爺說再見。”
老舍出去了,但沒有去文聯,而是去了偏僻的太平湖。
他會反抗的。他的反抗就是去死。
百度百科-老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