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池又名風景水庫,四面環山,幽清環繞。這裏曾經發現過壹個可追溯到6.5億年前的“活化石”桃水母。壹萬多平方米的水面波光瀲灩,綠樹倒影,怪石如畫,與著名景點靈巖山、天平山相連。山上名勝古跡遍布,其中摩崖石刻100余處,古樹參天;山腳下,花卉基地鮮花盛開,高效農業、人文景觀、自然生態,聚集了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觀音寺位於名山的中峰,所以過去被稱為“中峰寺”。這裏,早期是道林的比安,東晉高僧智敦。到南梁時,佛教盛行,成為“中峰寺”。龍年唐靜改名為“弘基”,喬治山也改名為“感恩山”。唐朝中期,宰相裴秀撰寫了《南風苑》壹書,在宋真宗命名為《天風苑》五年。到了明代,它改名為“中峰寺”。清康熙十五年,該寺重修,改名為“觀音寺”,此稱號延續至今。
蘇州白馬尖龍池景區
蘇州白馬尖龍池景區是集休閑度假、觀光遊覽、戶外拓展、生態探險、科普教育、田園人文等主題為壹體的大型綜合體驗型生態景區,通過轉型升級活躍在蘇州西部旅遊區。景區位於蘇州高新區喬峰街以西,占地1.5平方公裏,成為整個高新區的原生態“綠肺”。素有“江南九寨”之稱的蘇州白馬澗龍池景區,不僅風景秀麗,而且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桃花水母是壹種具有5.5億年歷史的活化石,2002年被生物學家發現,並被列為世界上最高級別的“極度危險生物”。1多億年前,劇烈的地殼運動形成山川峽谷,三山相擁,匯聚天地靈氣;2500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這裏是吳王養馬的地方,是越王勾踐謀生的地方,也是清朝康熙乾隆進宮的江南之地。今天仍有飲馬池、謝嶽嶺等遺址。龍池景區人文景觀眾多,通往龍池的小路就是古禦道。道路兩旁是清代宮殿遺址、趙壹光題寫的千尺雪和壽星石、明末清初大畫家徐方的簡上草堂和洗心泉,以及雲谷瀑布、乾隆禦碑、尋馬亭、天宮石雲和十裏木棧。
喬峰風景區
喬峰風景區位於蘇州城西3.5公裏的古運河岸邊。是以寒山古寺、江峰古橋、鐵嶺古關、喬峰古鎮、古運河“五古”為主要遊覽內容的省級風景名勝區。寒山寺楓橋是蘇州風景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尤其是張繼的詩《楓橋畔夜泊》“霜夜,江風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不僅在中國家喻戶曉,還流傳到日歐等國。寒山寺是蘇州著名的古剎之壹。它創建於六朝(502 ~ 519)梁朝田健時期。江村橋和喬峰橋自古聞名,距今已有1100年的歷史。清朝鹹豐十年兵毀,同治六年重建。橋下古運河是京杭運河的壹段。鐵嶺關始建於明朝嘉靖三十六年(1557),重建於清朝道光九年(1829),又名喬峰敵樓,是蘇州僅存的抗日遺跡。喬峰古鎮由兩條步行街組成,喬峰街和寒山寺巷。壹方面面向河流,曲折蜿蜒,保持著家家戶戶在河邊歇息的景象,具有典型的運河水鄉風貌。從65438到0986,喬峰風景區的建設被國家旅遊局列入七五計劃。經過多年的開發建設,喬峰景區已成為壹個自然風光秀麗、人文景觀濃郁、富有江南水鄉古鎮韻味的景區:明清建築,風格古樸:曲徑通幽,店鋪林立;古橋古寺,巍峨塔影,漁霜鐘,詩意盎然;鐵鐘緊閉,雄偉險峻;古運河,濤聲依舊;寒山別院,曲徑通幽。喬峰風景區已成為中外遊客向往的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