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組織
大老山隧道有限公司於1988以“建設、經營、移交”的方式獲得大老山隧道30年特許經營權。所有的資金都是由私人公司註入的。隧道公司負責隧道及相關工程的建設,以及特許經營期內的管理和運營,並通過收取隧道費獲得合理回報(13%)。當專營權屆滿時,隧道設施將會交還香港政府。興建大老山隧道的其中壹個目的,是紓緩獅子山隧道的交通流量。2008年,日均交通量達到54500輛。公司股東包括港股通控股有限公司、新建集團有限公司、宋茜建築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建築企業有限公司。
2004年6月底,大老山隧道累計虧損4.53億港元,向立法會申請調整隧道收費。基於“小政府、大市場”的原則,港府無意回購大老山隧道公司的專營權,隧道加價申請獲得批準。新的隧道費於2005年8月生效。
政府宣布,行政會議已批準大老山隧道有限公司的加價申請,新收費已於2008年10月30日起實施。“建設、運營和轉讓”授予的項目是公共和私營機構聯合發展的壹個模式。為了滿足公眾對道路網的需求和政府審慎理財的原則,私營機構參與發展交通基礎設施是壹個解決辦法。通過“建設、經營、移交”的方式流入資金,既有助於香港交通基礎設施的快速發展,又可避免巨額公共支出。公營和私營機構在基建項目上的成功合作,也有利於香港的發展。
香港“建造、營運及移交”批出的基建項目包括大老山隧道、東區海底隧道、西區海底隧道、三號幹線(郊野公園段)及紅磡海底隧道。
大老山隧道-歷史
大老山隧道於7月1988+01開工,6月1991竣工,造價196億港元。6月26日通車1991。收費廣場位於小瀝源,共有65,438+04個收費亭,其中9個為人工收費亭,其余5個為自動收費專用的自動收費亭。
鄰近地鐵站
鉆石山入口:
觀塘線:鉆石山站C2出口
小瀝源入口:
馬鞍山線:市壹站d出口。
基本資料
隧道總長度:3.95公裏
限速:70公裏/小時
管道數量:兩根管道
車道數:每條管道2條車道。
曲目數量:{ { {曲目數量}}}
位置:橫跨九龍及新界東。
起點:黃大仙區鉆石山觀塘繞道
終點:沙田區小梨園大老山公路
收費:
1.電動自行車/機動三輪車:港幣11
2.私家車/的士:港幣14元[1]
3.公共及私家小巴:港幣21。
4.總重5.5公噸或以下的輕型貨車:港幣265438元+0
5.總重5.5至24公噸的中型貨車:港幣25元。
6.總重超過24公噸的重型貨車:港幣25元。
7.公共及私營單層巴士:港幣28元。
8.公私營雙層巴士:365438港幣+0。
9.如車輛有超過兩個車軸,每個車軸的額外費用:HK$18。
繳費廣場位置:沙田區小瀝源
隧道的舊名稱信息:
隧道開工日期:1988 7月11。
隧道施工計劃:
開業日期:1991年6月26日。
建設模式:建設、運營和移交模式(BOT)
業主:大老山隧道有限公司
管理機構:大老山隧道有限公司
更多建築行業獨家資訊,請實時關註建築網微信號。
更多關於標書寫作和提高中標率的信息,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