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性囤積
很多人在不斷添加新東西的同時,也不願意扔掉舊東西,哪怕是無關緊要的東西,導致他們囤積了很多沒用或者沒用的東西,有些人甚至無法正常生活。心理學家說,這其實是壹種精神疾病,學名是強迫性囤積,俗稱“囤積狂”。
社交網絡囤積
伴隨著網絡生活,“社交網絡囤積”出現了。比如:從來不舍得刪除聊天記錄,微信吃掉壹半內存;加了無數個群之後,不說話,不退出。他們壹有空閑時間,第壹反應就是拿出手機無限刷朋友圈和微博,生怕錯過任何信息;看到好的微信文章,先收藏,告訴自己等有時間了再收藏。
把健身方法,飲食做法等。從短視頻平臺看到的變成收藏夾告訴自己有空就學習;而我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瀏覽和閱讀,就這樣被新的收藏所覆蓋,這樣的循環最終會導致電腦和手機的內存被占滿。而我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瀏覽和閱讀,就這樣被新的收藏所覆蓋,這樣的循環最終會導致電腦和手機的內存被占滿。
當人們發現無法讀完自己收藏的內容時,可能會引起焦慮、自我效能感降低等壹些負面情緒。
如何克服「囤貨」?
輕度患者可以從現在開始對自己的生活做減法,拋棄多余的浪費,擺脫對無效信息的執念。另外,養成科學使用社交媒體的習慣,約束自己,提高行動力,發現有用的信息和知識,及時瀏覽、了解和掌握,而不是習慣性的點擊關註和收藏。“囤積”比較嚴重的患者可以尋求專業心理咨詢師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