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提出性善論,論述教育對個人的作用。他認為人是天生善的,也就是說人有善終,而善終的維持要靠教育。教育可以使人陶冶性情,尋求安慰。孟子還論述了教育在社會中的作用,即統治者可以通過教育來拓展人性,進而達到國家富強、人民安全的目的,這是進行仁政、贏得民心的最有效手段。
孟子還建立了道德標準體系?P5?仁、義、禮、智、信。他強調教育的目的是倫理的,他的思想明確了中國古代教育在未來兩千年的性質,即宗法社會。孟子還強調,要培養君子的理想人格,就要培養他的誌氣,要有耐心,要培養他的心性,要能自圓其說。君子要富而不淫,窮而不淫,威武不屈,有高尚的氣節,有崇高的精神境界。
孟子還認為,在學習中壹定要深入學習,要有自己的收獲和見解,這樣才能形成紮實深刻的智慧,遇事才能做到內外兼修。他強調,信書不如無書,對待前人的觀點不輕信不盲從,經過自己的思考後放棄,對後世學習方法的轉變有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