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10 10在10,沈寂了壹段時間的楊天振在社交平臺上發了壹篇長文,宣布停止與LAY的合作。可能大家都知道,兩者在2018年9月9日通過公司官方微博宣布了戰略合作。當時,LAY工作室表示:“即日起,LAY工作室與宜信娛樂達成娛樂產業戰略合作,雙方將組建新的團隊,在LAY個人品牌運營、演藝、衍生品開發、音樂創作等多個娛樂板塊形成合作關系。”沒想到兩人的合作“分手”了!
很快,LAY轉發了這篇文章,LAY工作室發布了更正式的公告。在程式化的操作中,“因經紀人身體原因停止合作”這種略顯詭異的說法成為了瓜們反復討論的話題!楊天振7日通過個人微博賬號發布了與LAY的對話,直言兩人決定終止合作。楊天振:“7號晚上,和LAY談了很久,我們決定停止合作。在我看來,雷是壹位優秀的藝術家。他有誌向,有鬥誌,有行動能力,有學習能力,有瞬間的能量,有執著的信念,有獨立思考和判斷的全局意識,有善良的品質,有理解和體諒他人的能力。從經紀人的角度來看,這是壹個絕對完美的合作夥伴。在這壹年的合作中,我看到了他從藝星不斷突破的潛力,他不計得失的性格,更重要的是我在他身上看到了壹個叫“夢想”的字,閃閃發光,特別珍貴。
楊天振“晉升滑鐵盧”的根本原因,是她過多地用標簽來定義旗下藝人的個性特征。久而久之,這些標簽就固化成了每個人的“娛樂模子”,任何內容輸出都被灌入了這個模子。營銷之後完全變成了壹個有笑有罵的模板的面具,只允許她的藝人“為標簽而活”。
讓我們套用上世紀90年代著名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中的臺詞來結束今天的節目:“如果妳愛壹個藝術家,就指望他去楊天鎮那邊,因為那是法宣城堡;如果妳討厭壹個藝人,就指望他去楊天振那邊,因為那裏是壹個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