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品種主要有,二霞牛,涓山牛,更賽牛(見)。
肉用牛品種主要有短角海福特牛、阿伯丁-安格斯牛、夏洛來牛、利木贊牛、基亞尼娜牛、林肯紅牛、無角紅牛、格羅夫牛、方得牛、默裏灰牛,以及近代由瘤牛與普通牛雜交而成的壹些品種,如婆羅門牛、博羅牛、聖格特魯迪斯牛、王肉牛、邦斯馬拉牛等。
兩用品種主要有兩用短角牛、西門塔爾牛、瑞士褐牛、丹麥紅牛、安格爾牛、新迪紅牛、沙希華牛、中國牛,以及分別改良蒙古牛和瑞士褐牛選育的草原紅牛和新疆褐牛。
中國黃牛和水牛是主要的服務品種。有些牛也可以做肉用,比如中國牛和魯西牛。20世紀70年代以前,我國壹些地方還將水牛作為奶牛。
此外,壹些國家還培育了壹種強壯、好鬥的鬥牛品種,主要用於比賽。除了西班牙,其他國家如墨西哥、秘魯、葡萄牙等。在中國的黃牛品種中,魯西黃牛是中國稀有的牛種之壹。它以高大的身軀,勻稱的結構,強壯有力,肉價值高而聞名中外。它的身體特征:被毛為淡黃色至棕紅色,多為黃色,鼻子和皮膚為肉紅色,部分有黑色斑點。大多數牛都有完全不完全的三粉特征,即眼窩、嘴輪、小腹呈粉白色;牛角多為“倒八字角”或“扁擔角”,牛角多為“龍門角”。牛頭短而寬,前軀發達,頸部短而粗壯,肉下垂明顯,肩高,胸深而寬,四肢粗壯。牛脖子長,背直,四肢僵硬?蹄大部分呈琥珀色,尾部細長,呈紡錘形。
繁殖性能:
魯西黃牛繁殖力強。壹般奶牛在8-10月齡即可配種懷孕。如果奶牛在1.5-2歲第壹次配種,壹生可以產7-10頭小牛。產犢率高,公牛成熟稍晚。壹般兩歲即可配種,可使用5-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