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信有什麽特產?(和人類歷史)
春魚,壹種地方特產和文化歷史,起源於牛湖。因其肉質細嫩鮮美,營養豐富,產量低而彌足珍貴。歷史上壹直是進貢皇宮的。苧麻,最早種植於宋代,是中國著名的“內山麻”的故鄉。光纖數超過65,438+0,800。目前種植面積4331公頃,年產量551.7噸。始於宋代的茶葉,以林峰、龍崗、排石三地聞名古今,面積809公頃,年產量243噸。竹又名粉竹、黑蹄竹,常以壹把20斤命名。全縣有毛竹7330公頃,年產量1,000噸。松脂“富川”牌系列植物油是湖北省名牌產品,暢銷全國各地,並出口泰國、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榮獲1994中國億萬人民最喜愛的家居產品“最佳消費品獎”和“湖北省消費者滿意金杯獎”,1996國內貿易部授予。陽新番鴨,鄂東南特產,主產陽新,介於鵝和鴨之間。它香甜滋補,年產量654.38+0萬。王子豆腐,產於陽新縣王子鎮,鮮嫩可口,風味獨特,享有“壹絕翟晶”的美譽,古代為宮廷貢品。茼蒿是壹種不可多得的無公害優質特色蔬菜。除去葉子取其莖,或涼拌,或炒肉絲,或炒臘肉,都可以做成餐桌上的優質菜肴。清涼芳香,營養豐富,常吃可明目、開胃、強身。明代開始種植柑橘,尤以龍崗、海口為甚,面積近4萬畝,年產量8028噸。陽信銀子壩這裏的銀子壩已有壹千多年的歷史,遠近聞名。養心飲子巴壹年做兩次。春節前壹次,二月花會後壹次。農歷新年從臘月二十四開始。家家戶戶淘米做米粒,用篩筘篩粉,用棉簽做記號。餅分兩種,壹種是高粱餅,紅色,表示日子越來越紅火;壹種是白米糕,蒸熟後餅內呈紅色,代表豐收、喜慶、聖潔。春節期間,當地人會蒸年糕來招待客人,或作為禮物送給親戚朋友。還有綠色標誌,表示希望來年風調雨順,莊稼茁壯。陽信人最隆重的是第二次做陰子壩,從18年2月到農歷三月三。銀子壩的制作特別講究,壹白二清三脆。以秈米為主,配以適量糯米,用糯米磨成粉,用甘甜的山泉水揉制,用年糕印成年糕,放入蒸籠蒸熟。山堆的話,要趁熱堆,涼了就不容易堆了。印花是木頭做的,每個印花都是用1-3個空模具印出來的,壹般只有小茶杯的嘴那麽大。印章中有馬、牛、羊、雞、龍、狗、鳥、花、草等逆向動植物圖案,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堆積如山的巴山晶瑩剔透,造型優美,是優秀的民間藝術..住在山外的親戚朋友,能拿到陽信親戚朋友贈送的郵票夾,應該會高興地評論、贊美壹陣子。隨著改革開放,陽信居住在港澳臺和國外的親朋好友在遇到花朝後,紛紛回鄉過年或制作郵票。除了盛宴,他們中的壹些人還要帶壹些回家給親戚品嘗,享受鄉愁。養心銀子巴深受人們的喜愛和稱贊,不僅因為它形似銀元,印有福祿犀首等各種圖案,還因為它粘而不膩,香而軟,可以蒸、烤、配肉湯等。更重要的是,它有著千年的歷史和傳說。今天的陽信陽信縣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黃石市,長江中遊南岸,陸地面積2780平方公裏。轄16個鎮,1個經濟開發區,3個國有農場。悠久的歷史、優越的區位、豐富的資源、優良的環境,陽信就像壹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荊楚大地。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自西漢建縣至今已有22個世紀。在這片古老而文明的紅土地上,彭、、何長工等老壹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生活戰鬥過,誕生了王平、彭芳甫、梅生偉等20多位民國將軍,20萬英雄兒女奮勇向前。是中國著名的“烈士縣”。培養造就了中國十大公務員王先田、中國十大傑出中青年教師王月娥等先進典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