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醫美行業成為備受關註的新領域。以醫美產業生態圈建設等新型消費業態為主線,以醫美產業基地建設為發展路徑,形成了醫美“生產-消費”的產業鏈格局。
美容可分為生活美容和醫療美容兩大類。醫療美容是指通過手術、藥物、醫療器械等創傷性或侵入性醫療技術,對人的外貌和人體各部位進行修復和重塑。比如常見的割雙眼皮、隆胸。生活美容是指日常的美容護理,包括使用化妝品、SPA、按摩和保健。
醫美行業的產業鏈主要包括三個核心環節。上遊原料和醫療器械供應商,主要從事玻尿酸、肉毒素等醫療器械和射頻激光設備的研發和生產。
中遊服務機構,主要包括公立機構,如二甲以上醫院的整形美容科、醫療美容專科醫院;醫療美容醫院、門診、診所等民營機構。
醫美上遊包括醫美器械、醫美材料、藥物的研發和生產,整體市場規模(正品市場)在產業鏈中約占10%。上遊廠商行業監管相對規範,行業相對集中,尤其是龍頭公司利潤率較高。醫美的原料主要有玻尿酸、肉毒素、膠原蛋白。
設備方面,醫美設備市場還是壹個新興市場。與發達國家相比,相對落後,對進口品牌的依賴越來越大。醫療美容設備獲得生產許可證需要較長時間,行業整體壁壘較高。
醫美主要分為手術類和微整形類(即非手術類),其中非手術類市場增長占主導地位,其上遊的醫美原料如玻尿酸、肉毒素等具有消費者粘性。
以註射劑為代表的非手術項目,因其恢復時間短、價格低、風險小,近年來增速較快,市場復合增速高於整體醫美市場。非手術醫美是上遊醫美原料的主要覆蓋領域,如玻尿酸、肉毒素等,具有消費頻次高、復購率高的特點。終端客戶需要定期註射才能維持預期的修復效果,所以終端客戶粘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