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李叔同謳歌的創作年代

李叔同謳歌的創作年代

李叔同和他的“優雅”

李叔同(1880-1942),本名溫韜,又名光濤,本名舒桐,本名弘毅,其他系七十余名,人稱弘毅大師,天津平湖人。光緒二十七年(1901),考入上海南洋公學。三十壹年秋,赴日本留學,入東京上野藝術學院,同時在音樂學院攻琴作曲。32年加入中聯。三十三年,“春柳會”在東京演出話劇《茶花女》,由李叔同飾演茶花女,並飾演劉妍湄夫人,這在中國話劇史上尚屬首次。當時,他獨立創辦了中國第壹份音樂刊物《音樂雜誌》,成為將西方音樂、五線譜和貝多芬介紹到中國的先驅。宣彤第二年(1910)回國,在天津北洋高等工業專科學校任制圖教師。加入“南社”三年。民國元年(1912)任《太平洋報》總編輯,同時與柳亞子等人創辦“梅文社”,主編《梅文》雜誌。2年,我去了杭州,在浙江兩級師範學校擔任美術、音樂老師。同時受聘於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音樂、美術,7年8月正式在虎跑寺削發為僧。壹開始是拜凈土宗,後來專攻法家宗。31年,死於泉州溫嶺養老院。李叔同的作品包括詩歌、書法、繪畫和篆刻。他的音樂主要由歌詞和音樂組成,包括《春遊》、《初秋》、《告別》。解放後,出版了《李叔同宋集》、《冷集》、《四化》等10多種圖書。

這就是我對李叔同的發現。我年輕的時候看過壹本關於他的傳記,可以稱得上壹生的傳奇。

還唱了他的《駢歌》,也叫《送別歌》,很喜歡。歌詞是李殊寫的,但音樂來自壹首流行的美國歌曲“家和母親的夢”。歌詞和音樂的結合非常好,完全不會感覺音樂來自異國。歌詞是這樣的:

亭外,古道旁,草藍。晚風吹柳笛,夕陽在山那邊。

天邊,天涯,知心朋友半散。壹瓢濁酒讓我開心。今晚和夢寒說再見。

歌詞和歌曲都很美,堪稱珠聯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