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劉老師特別為三八女神節設置了“遇見女神日,回答* * *成長問題”活動。2021.3.8
1.如何* * *愛,是咨詢師或者說人需要壹輩子練習的東西。終身修行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2.怎麽抓住別人的情緒?
我就是沒有更大的反應,比如愛人對我發火,能夠穩穩的待在那裏,不暴跳如雷。咨詢的時候被妳說咨詢水平太差,妳沒有太大反應。妳還是可以探究壹下是什麽讓妳有這樣的想法。當然,當不是所有的情緒都能被抓住的時候,在咨詢中努力抓住就足夠了。生活中抓不住,就抓不住。訓練自己去抓更多。
接受現狀,不批評自己,要麽是學心理學,要麽是做聖人。能接受癥狀,但癥狀會減少或消失,學會帶著問題生活。
3.如何找到問題背後的目標和動力?
首先需要談壹談,不要這麽快討論目標。花點時間去好奇,去了解事情,不要太急。新手往往進步太快,說話慢而透徹,即使重點還是在搜索信息。
就像洗澡壹樣,身上有很多灰。多泡的話,泡了就可以擦掉了。去泡吧慢慢聊。
4.如何把握協商過程中的不作為?
先做點什麽,多做訓練,慢慢就什麽都不會了。
學武前先學各種套路和招式,和同道兄弟壹起練。當妳熟悉了,妳就會開始有創新的實戰,妳就會對武術有更多的理解和融合,慢慢的妳就什麽都不會了。
先做點什麽,然後什麽都不做。先學會技巧,很熟練了才能運用自如。
來訪者真的不知道該怎麽辦,咨詢師能給出建議嗎?
這就是來訪者試圖引誘咨詢師參與進來,打破常規,讓咨詢師表達自己。盡量不要這樣。妳可以默默地看著他,微笑。沈默幾秒鐘後,可能會有新的話題出現,並不是所有的話題都需要回答。
不管妳說什麽,妳都可以接受。
來訪者在攻擊咨詢師的時候,能不能穩住,幫不了對方會不會覺得自己無能,在急於幫對方的時候,又會忍辱負重,打破規則,對來訪者不好。
5.如何應對小學不註重咨詢的孩子?
孩子小,可以做家庭咨詢。討論壹下我媽的想法,最後留些時間和我媽溝通,做個教練,前提是家長覺得不是在否定她,挑她的毛病,咨詢關系到位。給孩子做心理咨詢,父母是陪護,咨詢師做不到父母和孩子都做。
優先考慮孩子,和家長做壹些討論。如果媽媽來咨詢,她不能給意見。做孩子的工作,不聯系家長,家長不懂得付出,家長不配合,孩子很容易回到解放前,輔導也很容易脫落。
6.協商總是給對方帶來壓力,這多少有些虛假。對方想要的不是贊美,不是賦能,而是能給他帶來真正的思考。
即使是重點學校也不提倡過多的表揚。中國的文化是比較含蓄的,妳可以壹邊贊美壹邊感受* * *的。如果語言上的恭維多了,來訪者會有意識地說咨詢師誇的話,有的人會不自覺地少說,有的來訪者會討好咨詢師。
7.遠程咨詢如何給來訪者布置作業?關系很到位,想怎麽安排就怎麽安排,作業也很方便安排。這樣的作業是他自己設置的,接下來做什麽對他有幫助,而不是我們覺得他應該做什麽,做什麽。
焦點解決不提倡主動詢問作業有沒有做,以免尷尬。如果他沒有做過,他可能不需要做。情況變了,當事人有她的理由。這周有什麽不同?
8.專註並不提倡更多的引導,而是去發現自己,陪對方去發現自己想要什麽,想談什麽,怎麽看,怎麽想,看重哪壹個,希望下壹步有什麽改變,做了哪些努力,嘗試過哪些優勢和資源,重要的人,相關的關系等。,陪他去發現更多的東西,不要引導他去看我們認為對的東西。專註沒有不合理的信仰,如果妳我堅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理,世界是多樣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理,沒有不合理的信仰。他的信仰,言行舉止都有具體的情況,我才能徹底了解自己,更多的思考下壹步該怎麽做。雙專家模式不是專家模式。
9.發呆是什麽意思?是什麽讓妳對發呆感興趣?比如問,發呆想收獲什麽?